跳繩和徒手原地跳,看起來兩者的差別僅僅只是「一根繩子」,但兩者的區別實際上很大。我們不妨先做一個小實驗:
先持續跳繩一分鍾。如果中間因繩子絆腳中斷,沒有問題,繼續跳,只要別停下來休息就行了。跳滿一分鍾。
稍事休息兩至三分鍾。然後,開始徒手原地跳一分鍾。
怎麼樣?找到兩者的差別了吧!盡管將徒手原地跳安排在跳繩之後進行,你仍舊會感覺它比跳繩容易多了。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將兩者順序反一下,你會發現:在徒手跳之後再跳繩,難度更大了,因為體能已經被消耗掉一部分,直接造成跳繩更累,跳繩時絆腳次數增加。
這種差別是由於什麼造成的呢?答案是,這兩種運動對「身體協調性」要求不同。正是這個看起來小小的差別,造成這兩種形式上幾乎相同的運動,有著很大的區別。
身體協調性,對跳繩提出了哪些要求?
其一,保持跳繩過程中的良好協調性,對體能有較高的要求。這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對心肺能力有要求。含有跳躍動作的運動,都會令心跳快速上升、呼吸變得急促。心肺能力差的人,在體能沒消耗多少時,就可能因為受不了激烈的心肺壓力,而被迫停下來休息。
另一方面,對下肢肌肉的耐力有要求。下肢肌耐力不足,反復落地時的緩沖能力和持久力就差,有些人往往會因為小腿肌肉過於酸脹而停下來休息。同時,跳起的高度隨著運動時間的持續,也會越來越難保證,結果就是繩子絆腳的次數越來越頻繁。
其二,保持良好的跳繩過程中的身體協調性,對跳繩姿勢的整體性要求較高。通常會在以下各方面得到體現:
(1)手臂揮繩的節奏,必須每次都和跳動的節奏完美匹配,哪怕一次失誤,也會令繩子絆腳。
(2)手臂揮動時,對手臂和肩部肌肉有一定的耐力要求。跳繩高手揮繩時,手臂動作是非常鬆弛、自然的,而新手往往揮繩動作生硬,有些人還會發生手臂某部分肌肉酸脹的現象,可能是小臂、肩膀或手腕。
(3)注意力需要始終高度集中,讓揮繩、落地、跳動的動作協調一致,持續進行。
(4)臀部、腰腹部核心肌群,需要下意識地配合跳動,穩定好身體。
雖然上述這些要求,都是在一瞬間就完成,並且持續重復不斷進行中的,但其中的任何一項要求,都需要跳繩者耗費體力。
在上述這些方面做得越好,也就是熟練度越高,跳繩的協調性也就越好,跳起來才會顯得較為輕松。
反觀「徒手原地跳」,它只在心肺能力和下肢肌耐力方面有所要求。且由於不存在繩子絆腳問題,因而無需考慮整體上的動作配合,這就大大減輕了身體的壓力。你甚至可以一邊聊天,一邊原地跳。但跳繩時分散注意力,一定會影響到繩子絆腳的次數。同時,原地跳對於跳起的高度,以及跳動的節奏也沒有要求,當然跳起來會更輕松。
這一切的差別,都是由於「一根繩子」造成的。
繩跳好,還是徒手原地跳好?
運動項目,沒有「好壞」的區別,只有「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徒手原地跳
如果你只是想單純地跳動,消耗掉一些熱量,並不想提升協調性,那麼徒手原地跳就不錯。事實上,由於沒有繩子,你可以分組跳,盡可能地每次都跳到自己能力的極限,這時你的心跳會急劇上升,運動強度會非常大,可以很好地鍛鍊心肺能力。
當然,你也可以輕輕地剛好每次都跳離地面就回落,但持續更長的時間,以保持長時間的中低強度運動狀態,獲得更好的減肥效果。
跳繩
由於「一根繩子」的存在,它會對跳繩運動提出最基礎的要求,比如協調一致、每次都保持一定的跳離地面的高度、揮繩和跳動節奏高度一致等。所以,大體上,跳繩要比徒手原地跳更累,當然心肺鍛鍊和減肥效果相對也會更好。
但無論採用哪種運動,最終的運動效果取決於「每個鍛鍊者所實施的具體的運動方案」。比如「低速、分組、每組較少次數」的跳繩,其對心肺的鍛鍊定然比不上「每組盡可能跳到極限高度、每組相同次數」的徒手原地跳。
因此,運動無好壞,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總體上,你想運動強度、鍛鍊或減肥效果有保證或更高一些、協調性得到鍛鍊,你可以選跳繩。如果你只是單純地想靠跳動來鍛鍊,沒有其他要求,那麼徒手原地跳就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