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6個跑步錯誤,許多人都在犯錯,老手建議:及時改正錯誤

隨著健身文化的普及,全民健身的口號早已經打響,越來越多的人都參與到健身隊伍中。而在健身過程中,跑步這項運動是最常見的,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也是眾多運動項目中最受歡迎的運動。有些人跑步是為了減肥,而有些人則把跑步當做是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不管怎麼說,堅持跑步都有利於身體健康。

跑步是一項簡單的運動,幾乎每個人都會做。但是,就是這麼一個難度低、門檻低的運動,超過90%的人都沒能把跑步做正確。跑步姿勢錯誤、跑步頻率錯誤、跑步的時間錯誤等等,這些都是很常見的。當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跑步是否正確。下面就給大家帶來6個最常見的跑步錯誤,大部分人都在犯錯!只有及時改正錯誤,才能讓跑步的效果最大化且避免受傷。

6個最常見的跑步錯誤

第一:跑前不熱身,跑後不拉伸

從小體育老師就教導我們,在運動之前要熱身,運動之後要拉伸,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在跑步前熱身,跑步後拉伸基本上是每個跑步愛好者必做的兩件事情。然而,大部分人都沒有熱身和拉伸的習慣,每次跑步都匆匆忙忙開始,一上來就開始跑步,而每次跑完步後就立刻坐下來休息,這是最常見的錯誤。

那麼跑步為什麼要熱身和拉伸?其實不僅是跑步,在做任何運動的時候,熱身和拉伸也至關重要。熱身能夠讓身體從冷啟動進入到熱啟動狀態,提高體溫,降低軟組織粘滯性,減少肌肉拉伸的機率;拉伸能夠緩解肌肉酸痛,提高肌肉柔韌性,增強關節的活動范圍等,能幫助身體更好地恢復。

第二:長時間用同一雙跑鞋

跑步是一項簡單的運動,穿上一雙跑鞋就能完成。但是,在跑步過程中,膝蓋會承受強大的沖擊力,如果鞋子的減震能力不足,就會給膝蓋帶來更大的沖擊力,就會提高膝蓋受傷的機率。所以,在跑步過程中,長時間用同一雙跑鞋是種錯誤的方法,至少對膝蓋不友好。因為鞋子在跑步過程中會受損,無論是鞋子的減震能力還是彈跳能力都會隨著跑步的距離而下降。如果不及時更換跑鞋,那麼膝蓋將遭受更大的沖擊力,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跑步次數太多了

這一個錯誤經常發生在剛接觸跑步的新手身上。剛開始跑步的人,對跑步非常熱情,又或者是為了更快地減肥,於是,每天跑好幾次步,從來沒有考慮讓身體休息和給身體充分的恢復時間。因為他們覺得,只要我跑越多,那麼跑步的效果就越好,減肥的速度就越快。這種行為就很容易引起過度運動,導致過勞損傷的情況出現。並且,身體會持續疲憊,也因此就失去了跑步的興趣。

所以,我們在跑步的過程不要盲目追求次數,正常來說,一周跑步4次左右,每次1個小時就可以了。只有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才會感受到跑步帶來的好處。

第四:跑步的步幅太大

每個人的腿長不同,跑步的步幅也會不一樣,但是,步幅太大的錯誤,往往都是盲從導致的。比如看到某個運動員在比賽中大跨步跑,於是就學著去做。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運動員要根據賽道長短來調整步幅,才更容易拿到好成績,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運動員腿長,所以,步幅大一些沒關系。如果去模仿運動員的步幅,那麼就容易導致受傷,這也是最常見且最容易導致受傷的跑步姿勢。

跑步的步幅太大,膝蓋所承受的壓力會提高,容易導致膝蓋受傷,並且,這個步幅太大的跑姿會讓腳後跟先著地,導致腳掌遠離身體的重心,容易造成脛骨夾板的損傷。

第五:跑得太快

在跑步前,有些人會定目標,比如「xx分鍾跑完xx公里」,於是,為了完成目標,就用快速跑步來完成,每次跑步的速率都很快,一直持續快速跑,直到完成目標後。雖然說快速跑並不是什麼錯誤,但是,持續長時間的快速跑,那麼就是錯誤了。因為快速跑會增大對膝蓋的沖擊力,容易導致其受傷,更何況是持續長時間快速跑。

所以,想要避免膝蓋受傷,那麼就要把跑步的速度降下來,用合適自己的跑步強度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第六: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在運動過程中,水也是必備的運動補劑。特別是在跑步過程中,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但是,許多人在跑步的時候總有個壞習慣,也就是每次跑完步後才補充水分,因為他們覺得,在跑步過程中喝水會影響跑步效率。然而,跑步後才補充水分是錯誤的做法。因為在跑步過程中,身體會大量排汗,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那麼很可能會導致脫水,也會影響肌肉發揮,降低跑步效果。

總結:

跑步是一項有利於健康的運動,也能促進減肥的效率,還能幫助我們釋放壓力。跑步的門檻也比較低,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不過,在跑步過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跑步計劃,不要盲目去跑步,盡量把跑步錯誤改正,才能減少在跑步過程中對身體造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