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喝涼水都會胖的人,到底是什麼原因了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煩惱:吃啥都長肉,感嘆自己喝涼水都能胖幾斤。

然而讓人羨慕嫉妒的是有這樣一群人,明明同樣的胡吃海喝,卻永遠都不及你「穩重」。

但其實,這還真的不一定完全怪你,決定你是否容易長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飲食習慣、年齡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基因」。

簡單來說,也就是「喝涼水都胖」這件事,可能真的是「命中註定」。

容易長胖可能是「與生俱來」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做過一個紀錄片《瘦人為什麼不發胖》,他們找了10位「狂吃不胖」的志願者,來探討是否真的有人怎麼吃都不會胖。

圖片來源:BBC節目截圖

志願者被要求每天吃下平時攝入熱量2倍的食物,為了增重,他們每天狂吃巧克力、奶油蛋糕等各種高熱量的甜品。並且,志願者不能做任何運動,每天最多走5000步,實驗持續4周時間。

圖片來源:BBC節目截圖

而經過4周之後,研究者發現,所有人都不同程度的長胖了,也就是說,只要攝入過量的卡路里 ,同時缺乏運動,是個人就會長胖。但是,在實驗結束後1個月,志願者們幾乎全部都回到了原來的樣子。

科學家指出,這樣的結果是「與生俱來」,也就是由基因決定的。

其實,關於肥胖是否與基因有關,還有很多學者曾做過研究。2014年,美國的學者們利用貝葉斯模型找出了歐洲裔美國人群體中8個和肥胖相關的基因,並推測這些基因是通過影響能量攝入的方式影響肥胖;2015年,又有學者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鑒定出了歐洲人中97個和肥胖相關的基因 。

一胖毀全身

之所以很多人對肥胖非常重視,不僅是因為影響身材和外貌,更是因為肥胖會嚴重影響健康,帶來全身性的傷害。

1

傷害血管

日前,《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肥胖青少年的動脈血管,在十多歲時就已經開始變得僵硬。

該研究長期追蹤3423名兒童的肥胖趨勢,在受試者17歲時,研究人員評估了他們動脈血管的僵硬程度。在調整性別、血壓、血脂、體重等變量後,發現體脂總量與動脈僵硬度呈正相關;進一步分析肥胖趨勢變化,研究人員還發現,持續體脂過高的人群動脈更為僵硬。而動脈僵硬度高是動脈粥樣硬化一個明顯的信號,會增加心梗、中風發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

誘發糖尿病

肥胖和糖尿病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刊發在中華糖尿病雜志上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顯示,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2013年按體質指數(BMI)分層顯示,BMI<25者糖尿病患病率為7.8%、25 ≤BMI<30 者患病率為15.4%,BMI≥30 者患病率為21.2%。

3

誘發癌症

201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的文章,通過檢索超過1000篇研究論文,發現有充足證據表明,脂肪超標與13種癌症的發生有關:

結腸癌、食道癌、腎癌、子宮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膽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腦膜瘤、甲狀腺癌、多發性骨髓瘤。

而腹型肥胖更易誘發特定的癌症。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專家王元釗在2011年6月2日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比如,直結腸癌發病的一大誘因就是肥胖。腹部脂肪多,腸蠕動減緩,致癌物質與腸壁的接觸時間延長,很容易增加腸癌風險。

除此之外,有些「女性癌」也和肥胖脫離不了關系。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科專家冷麗麗在同一篇文章中表示,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危險隨著體重指數增高和體重的增加而增高。

4

傷害關節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骨科醫院張波博士在微信公眾號「大醫小護」上發文指出,肥胖會導致關節負荷增加,如果承載的負擔超過其負荷量,膝關節表面受力不均,加速軟骨丟失、骨贅形成,會導致關節炎的發生。在我們行走時膝蓋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3-6倍,假如你體重增加10kg,行走時膝關節將增加30kg的重量,而上樓時膝關節則相當於增加70kg的重量。

5

引發痴呆

英國拉夫堡大學教授在世界權威臨床神經病學雜志《Neurology》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肥胖,特別是腹部的肥胖,可能與大腦萎縮有關。肥胖和腰臀比高(衡量腹部脂肪的一種衡量標准)的人的大腦體積要比那些健康的人小一些,而較低的腦容量或腦萎縮會增加記憶力下降和痴呆的風險。

看到這,很多肥胖或容易肥胖的人可能感到害怕,那麼被基因決定易胖的人,就註定受這些健康困擾影響嗎?

「命中註定」的肥胖還能瘦嗎?

容易肥胖的人也不用沮喪,因為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先天條件決定了你是一個「喝涼水都胖」的人,一樣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瘦下去。

8月1日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雜志·遺傳學》上的一項研究分析了遺傳基因與自我報告的運動方式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員對比了18種運動對5種肥胖指標:體重指數(BMI)、體脂百分比、腰圍、臀圍和腰臀比的影響。

圖片來源:公共科學圖書館雜志·遺傳學官網

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進行一些類型的運動,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肥胖指標的遺傳效應。並且,肥胖的遺傳傾向越強的人,經常體育鍛鍊的好處越大。

研究發現,經常慢跑對於所有5種肥胖指標的遺傳效應都能減輕。而爬山、散步、快步走、國標舞以及長時間瑜伽練習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減弱BMI的遺傳效應。

也就是說,就算你的肥胖是由於基因決定的,後天通過努力運動來減肥依然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減肥要有些小技巧

其實減肥的真理還是那句已經被說了無數遍的老話「管住嘴,邁開腿」,但是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所以你需要一些小技巧。

1

減肥目標要合理、方法要正確

減肥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體重,定一個合理的減肥目標,如果減肥目標定的太高,想要快速減重,甚至1天減掉1~2斤,1周減掉十幾斤… …這樣的減肥目標很難做到,因此非常容易打擊自己的積極性,此外,為了減肥容易陷入錯誤、極端的方法,如節食等, 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而正確的減肥方法,大家都知道是「管住嘴、邁開腿」,一定要將適量運動與合理飲食互相結合,吃飯時,細嚼慢咽、不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飯前喝杯水等都有助於控制食量。

2

自我監測、隨時記錄變化

在減肥時,要隨時記錄自己的飲食、運動及體重的變化。這樣不僅對自己起到提醒和督促作用,還有助於了解自己的減肥方法是否適合,也可以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有針對性的對飲食或者運動量進行調整。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陳偉2014年1月6日在健康時報刊文建議,剛開始減肥時要堅持每天稱一次體重,等穩定後每周或每月稱一次,一旦發現有反彈趨勢,就要馬上分析原因並採取措施,直至體重趨於平穩。可以把體重記錄表貼在冰箱或者牆上,旁邊掛支筆,隨手記。

3

不定時給自己一些獎勵

堅持減肥是一個相對比較艱難的過程,當完成一個小目標時,給自己一些小獎勵,當然,並不是去大吃一頓。而是比如給自己買一些喜歡的物品,或是一直想買但曾經穿不下的衣服等,以此來不斷促進自己的積極性。

減肥還是記住哪吒那句話

「我命由我不由天」

基因帶來的「肉」一樣可以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