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時無刻不在減肥,可始終也沒有減肥成功。
以為自己是減肥「老司機」了,然而很多減肥問題都沒搞明白?下面4個減肥時常見的問題,知道了這些,你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1.怎麼管住嘴?管住嘴=少吃?
三分練,七分吃,既然「吃」這麼重要,應該如何管住嘴?在很多人看來,管住嘴就是少吃就是節食,其實不然。
減肥的原理雖然是控制熱量攝入小於消耗,但一味地少吃,就會傷害基礎代謝,增加反彈風險,對減肥反而不利。
基礎代謝的意思是,即使你一天什麼也不干,用於維持身體正常運轉需要消耗的熱量。所以,最低的能量攝入,不建議低於1200大卡。否則對健康和瘦身都不利。
一般來說,成年男性,每天能量攝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2250大卡。女性應為1800大卡左右。想減肥的話,可以在此基礎上適當減少300-500大卡。
另外,除了控制熱量,還要吃得營養。因為脂肪代謝需要各種營養成分的參與,所以建議你什麼都吃點:谷薯類、蛋白類、蔬果類食物。這樣減肥不傷身,有利於長期持續進行。
2.堅持運動,但為什麼不瘦?
減肥時,很多人總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每天累死累活地運動,非但不瘦,反而還胖了?真相是,純運動難以製造熱量差。因為運動雖然會消耗熱量,但沒有你想的那麼多。
以跑步舉例,很多人喜歡跑步,但即使是慢跑1小時(體重66kg),消耗熱量也才462大卡,然而再看看運動後你吃的那些高熱量食物,其實很容易抵消運動時消耗熱量。
而且,堅持慢跑一小時,時間雖然不長,但想要堅持下來,也沒那麼運動。明明運那麼累,但隨便吃個零食就破功,自然會給人帶來杯水車薪的感受。難瘦是正常的。
不過,這樣說,並不代表運動後不能吃東西。考慮到運動後合成代謝旺盛,這時候進食,身體會優先解決身體急需的糖原和肌肉的修復。比不過避開油膩、垃圾食品就好。運動後半小時,可以適當補充高蛋白和碳水化合物,香蕉、雞蛋、全麥麵包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為什麼上半身瘦,下半身胖?
所謂上半身瘦,下半身胖,一般這樣的身材,我們稱之為「梨型身材」。通常情況下,造成梨型身材原因,無非以下四種:
遺傳原因,家裡有很多這類身材的人,很有可能遺;要麼歸因為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分泌異常,有可能導致下半身肥胖。
當然了,一些久坐人群,喜歡蹺二郎腿的,這種不良坐姿會導致血液循環受阻;最後是水腫,長時間坐著或者站著,飲食重口味(吃鹽太多了),也會引起下半身水腫。
因為不存在局部瘦身局部減肥,所以想要改變梨型身材,也要建立在全身脂肪減少的基礎上。對此,你可以多做做有氧運動。
然後改變不良坐姿,長時間行走或坐著後,記得給腿部做做按摩。飲食上,多吃一些幫助身體消除水腫的食物,冬瓜、海帶等。
4.體重降低了,意味著瘦了?
減肥時,很多胖友十分關注體重,但真相是,體重下降並不意味著你瘦了。
雖說減肥時要關注BMI(體質指數),但即使BMI在正常范圍內,有人看上去也會比較胖。事實上,很多身材棒棒的健身教練,BMI是超標的,但看上去身材卻很好。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BMI反應的是體重與身高的比例情況,也就是在身高達到多少時,體重應該是多少。
但真正的減肥,應該關注圍度變化,或者體脂肪含量的變化,即體脂率。同樣重量的肌肉和脂肪,前者比後者體積小很多。所以肌肉多,脂肪少的人,身材就比較好。
正常男性的體脂率在15%左右,女性在25%左右,你合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