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我一定是用了「假」計劃,力量和圍度都在漲

不使用特殊器械,在原本的條件下,把自己練得圍度更大、力量更強?小編一直堅信訓練調整的一個關鍵,就是直接增加重量!這是增加肌肉和力量的關鍵之一。
不過,不斷增加訓練的重量,也可能是導致沒有變得更大的原因,這聽起來有點矛盾,也很奇怪?小編今天一一解釋,我還會提供兩個訓練計劃,增肌和增力都可以用。

訓練量的增加對於獲得壯碩身材非常重要。即使是有效的訓練和充足的恢復也可能只是讓自己的力量獲得微弱的增益。對於大多數老鐵來說,這個進步反而是小於自己在槓鈴上可以增加的最小重量。
假設你所在的健身房最小的槓鈴片是1.25公斤,訓練中可以不斷加重2.5公斤(槓鈴兩邊各加1.25公斤),但實際訓練並不是不可持續的。如果可持續,那不就成了每年都可以加125公斤?

我認為每周可能只能增加2.5公斤到5公斤的力量增益,是因為:

1. 在做一個動作中可以有更好的訓練效果。特別是訓練技巧進步的話,可以用的重量會大於這個數字。或者原本不熟悉的低次數大重量練法,慢慢會練得更好。
2. 每組可以做到無限靠近力竭。比方說,上周做了3個100公斤的臥推,這周會更容易做到3個100公斤的臥推,並且可以額外加2.5公斤重量。

獲得力量增長的速度?

首先有個體差異,並且取決於自己的營養和恢復情況。但假設所有外在條件都滿足,下面的參數是最接近大多數人的情況:

  • 健身小白:每周 2.5%到3%
  • 弱雞初學者:每周 1.5%到2%
  • 精瘦肌肉男中級:每周 1%至1.5%
  • 高級愛好者:每周 0.5%到1%
  • IFBB職業運動員:每周 0.25%至0.5%

如果訓練中一下加太大重量,會發生什麼?

先說結論,收益可能會止步不前,並且會有必須不斷想增加槓鈴重量的心態,結果導致下面幾件事的發生:

  • 動作質量慢慢惡化:借力或扭動身體來完成動作,動作失衡是一定發生的。
  • 訓練中更容易力竭,訓練更容易被搞砸,並且難以從訓練中恢復過來。
  • 錯誤的技巧導致失去力量,隨後神經連結下降,導致肌肉恢復不夠、中樞神經系統疲勞,從而降低對肌肉的驅動興奮性。
  • 通過嘗試補充咖啡因來增強自己力量或使自己陷入瘋狂訓練中來補償力量損失,結果導致更厭倦訓練。
  • 增加受傷風險。

不要覺得這不會發生在你身上,它有可能發生在所有專注訓練的老鐵身上。我想說的點是:只有在身體准備好時,才好加重量。
所以我們要怎樣做呢?增加訓練容量。在細致描述方法之前,需要先解釋一個叫做「力量練習」的概念。

強化力量技巧

進行大容量的力量訓練(非極限重量)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方法。有人稱其為「力量練習」。

使用大約1RM的75%到85%的重量,進行低次數(3-5次)的訓練,同時保留2-3次才完全力竭,而這麼做是想將訓練組數提高。
這樣訓練的好處:

  • 訓練技巧顯著提高。
  • 改善與自身力量有關的神經因素:肌纖維的募集能力、肌內協調、肌間協調、肌肉保護機制下控等能力。
  • 訓練控制節奏的改進:一組做的次數越多,神經系統就越容易集中做好每一次重復,因此需要准備更少的做工。
  • 通過提高訓練效率,累積更少的疲勞。

與大家固有的想法不一樣的是,使用力量練習的技巧可以打造更多的肌肉。然而,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對於傳統的力量練習訓練,休息的時間相應增加——大約3到4分鍾,可以盡可能少的疲勞的累積。
但是如果想用這個技巧打造更多肌肉,就要把休息時間壓縮至90至120秒。這個不完整的恢復期,迫使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募集和刺激更多的肌纖維。
也就是說:

  • 疲勞累積程度較低的力量練習=增力而不增肌。
  • 疲勞累積程度較高的力量練習=增力且增肌。

如果想增力,當然多用前者的方法,後者需要更多的組間的休息。高頻率練前者有利於提升和改善神經系統。
關於肌肉生長的第二個調整,就關乎做工的訓練容量,可以叫做「容量逐漸增加」的方法。如果不想在正式組逼自己練到接近力竭,那麼就需要增加訓練容量來觸發肌肉生長。
那麼具體是怎麼安排呢?

重量分步遞增法

重量分步遞增,是指用同一重量一段時間進行訓練。直到增加重量時,實際就增加了訓練總量:

  • 第1周:常規組訓練
  • 第2周:在離心階段的中間點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
  • 第3周:在離心階段的上半程1/3處和中間點,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兩次)。
  • 第4周:在離心階段的中間點和下半程1/3處,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兩次)。
  • 第5周:在離心階段的上半程1/3處、中間點、下半程1/3處,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三次)。
  • 第6周:在離心階段的上半程1/3處和中間點,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兩次);外加向心階段的上半程1/3處,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
  • 第7周:在離心階段的上半程1/3處和中間點,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兩次);外加向心階段的中間點,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
  • 第8周:在離心階段的中間點和下半程1/3處,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兩次);外加向心階段的中間點,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
  • 第9周:在離心階段的上半程1/3處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外加向心階段的中間點和上半程1/3處,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兩次)。
  • 第10周:在離心階段的中間點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外加向心階段的中間點和上半程1/3處,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兩次)。
  • 第11周:在離心階段的下半程1/3處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外加向心階段的中間點和上半程1/3處,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兩次)。
  • 第12周:在向心階段的下半程1/3處、中間點、上半程1/3處,各做一次3秒的暫停控制(共三次)。

在自己挑選的重量做3-4組,每組3-5次完整動作,組間休息大約2分鍾,並且每一組都不要做超過8次。

這樣的訓練可以帶來什麼樣的訓練成果?

12周後,會覺得狀態很好,並且訓練可以加重12.5公斤-22.5公斤,用回原本的訓練節奏。加重後感覺會比平時輕松得多,因為不僅會增力,而且身體還會擁有更好的剛度、更好的技巧效率和更主動的穩定性。
下面我再推薦另一個漸進式方法——漸進式容量/訓練密度方法:訓練容量分步遞增法。

訓練容量分步遞增法

先說前提:做量大的低次數組(每組3到5次),始終保持留有一組2次的力,通過逐漸增加組數,減少組間休息,使訓練變得更加困難和更具挑戰性。
每周的正式組使用相同的重量,每次訓練只做3-4個動作,一周練4天,兩種不同的訓練計劃。下面是參考。

訓練計劃A:第1天和第3天

A. 深蹲變式

B. 臥推變式

C. 水平方向的劃船變式(比如潘德雷劃船)

D. 孤立訓練(針對某一肌肉的單關節動作)

訓練計劃B:第2天和第4天

A. 髖鉸鏈的變式(硬拉或奧挺)

B. 過頭推舉的變式

C. 垂直方向拉的變式

D. 孤立訓練(針對某一肌肉的單關節動作)

第1周

  • 訓練計劃A:4×5,組間180秒,保留一組還有2次力的重量
  • 訓練計劃B:4×3,組間180秒,使用與訓練A相同的重量

第2周

  • 訓練計劃A:5×5,組間165秒
  • 訓練計劃B:5×3,組間165秒

第3周

  • 訓練計劃A:6×5,組間150秒
  • 訓練計劃B:6×3,組間150秒

第4周

  • 訓練計劃A:7×5,組間135秒
  • 訓練計劃B:7×3,組間135秒

第5周

  • 訓練計劃A:8×5,組間120秒
  • 訓練計劃B:8×3,組間120秒

第6周

  • 訓練計劃A:9×5,組間105秒
  • 訓練計劃B:9×3,組間105秒

第7周

  • 訓練計劃A:10×5,組間90秒
  • 訓練計劃A:10×3,組間90秒

這是獲得力量「最溫和」的方法之一,但由於訓練容量和密度都增加了,在肌肉訓練方面很有效。方式雖然有點無聊,但試問一下,我們需要的是娛樂的方法還是進步的方法?

更長遠的進步

這類型的訓練適用於任何水平的健身人士,初學者更好地發展對固定器械的技巧,也允許健身老鐵在不代償的情況下持續進步,你要知道,盲目增加負重會減緩本身肌肉的增長速度。一般愛好者會受益最大,因為他都會獲得上面兩個好處。

再漂亮的計劃也需要花更多精力進行打磨,而且,並不適合所有人。但對於那些致力於進步的人來說,這兩個方法的效果很快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