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得越深,效果越好」,你是不是經常被這樣誤導?深蹲所謂的「深」究竟什麼樣的程度?要是蹲得不夠深,是不是練得不夠好?
深蹲不是往死里蹲,而是使用更有效的方法來蹲。有些小夥伴喜歡做平行蹲,有些小夥伴做全蹲,你會怎麼評價這些蹲法?
你試過這種深蹲嗎?
有些小夥伴會把嬰兒完全蹲下的模式作為自己訓練深蹲的模式,而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在亞洲的國家,有些人會戲稱這種深蹲叫「亞洲蹲」。
他們在做亞洲蹲的情況下,會輕松地蹲到最低的深度,這深度幾乎要碰到地板。這種方式幾乎相近於嬰兒的行為模式,有些小夥伴會認為這會破壞深蹲的模式。所以,我們可以展開來說。
事實上,亞洲蹲應該是大多數小夥伴都能做到。但這種生活方式的蹲法都會削弱完成亞洲蹲的能力。
但是,亞洲蹲和力量訓練深蹲是兩種不同的運動,需要不同的肌肉募集方式。亞洲蹲是一種被動式的深蹲,被動的意思在於幾乎沒有肌肉在運動,而參與到的是關節、肌腱、韌帶和結締組織。
相反,力量訓練深蹲是一種主動式的深蹲,訓練者會主動募集肌肉,以保持穩定、控制、力量和肌肉收縮,而這些都是取代關節承受負重,並且將肌肉緩沖負重所必需的。
當被動式深蹲與大重量力量訓練深蹲結合,肌肉很容易會進入放鬆狀態,特別是在離心階段,從而關節和結締組織取代肌肉承受負重。
要做到肌肉高度收縮,有效調動肌肉群讓小夥伴保持恰當的訓練姿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反,小夥伴會在不同的某個死點容易鬆懈甚至毀掉整個動作,而且,通過自重加上大重量負重來確保最低點穩定,並不是一件好事。
通常這種情況,小夥伴的運動表現和肌肉激活都很差,因為募集肌肉梭是基於肌肉緊繃程度的增加和肌肉的共同收縮所完成的,這兩種情況在被動式深蹲中都不存在。
所以,被動式深蹲就變程一個鬆散且不受控制的動作,而不是一個緊湊而乾脆的動作。
增強穩定性尤其重要
柔韌性訓練提高柔韌性確實在理。然而,深蹲卻是一個並不需要柔韌性太強的訓練動作。
過度的柔韌性訓練、拉伸和軟組織訓練會削弱肌肉梭的敏感性,而且會導致深蹲的運動范圍超出可控制的程度,從而導致局部慢性炎症,過度反倒成為限制運動行程的因素。
深蹲多數出現的問題不是在於缺乏柔韌性,而是缺乏穩定性、收縮感和控制能力。當穩定性增強,身體開始自然以恰當的運動行程進行深蹲。換言之,優先增強穩定性,然後自然會掌握更好的柔韌性,最後就是更穩定地完成更大行程的深蹲。
你應該至少會做平行蹲
認為往死里蹲比平行蹲要好的小夥伴,是因為難度更加高。事實上,恰恰相反。平行蹲需要更大的肌肉活力、張力、集中力、毅力、強度。
支持往死里蹲的小夥伴認為,在平行蹲增加負重只是一種欺騙動作,因為動作更容易。
確實,平行蹲的小夥伴有可能會減少負重。然而,這會減少運動神經的募集和減少肌肉刺激,同時會影響到訓練的姿勢。
但你要明白,當每一根肌纖維都在最大限度地收縮時,恰當的平行蹲可以使你獲得更大的力量輸出,同時也需要最高水平的注意力。從本質上講,這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負荷、力量、速度、運動神經的募集、肌肉張力,甚至達到增肌效果。
進行平行蹲,更多是小夥伴控制負重。過分往死里蹲,有可能變成被負重所控制。
運動員的深蹲和我們的深蹲有什麼區別?
除了難以置信的力量和爆發力外,運動員擁有更強壯的肌腱、韌帶和結締組織。相對而言,即使他們蹲到底,幾乎沒有直接傷害。
事實上,舉重運動員的深蹲都有缺陷,通常表現為明顯的膝外翻,並帶有過度的腳外旋或者踝外旋,這兩種都是蹲得過低的結果。運動員很少關注深蹲的力學問題。他們只知道,深蹲目的是蹲到最低,在抓舉和挺舉能夠做到盡可能大的負重。
事實上,如果沒有深蹲的支援,極端的深蹲深度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少人他們的身體能夠利用非自然的蹲起的力和水平支撐來完成不太正常的力學動作。
最後
如果缺乏有效的髖鉸鏈和後鏈激活,討論全蹲還是平行蹲兩者哪個更好,就有點問題了。大多數小夥伴在深蹲前沒有做充分的熱身(受到適當的指導),臀大肌和膕繩肌幾乎處於休眠狀態,所以髖關節很難容易蹲得過低。
在這種情況下,激活膝蓋和後鏈,並保持穩定是深蹲是必要條件。在蹲下的時候,後鏈對於保護膝蓋和周圍關節也是至關重要,通過這一點,去優化你的深蹲,無論是全蹲,還是平行蹲,能夠最大限度刺激大腿肌肉的深蹲,就是最適合你的深蹲。
如果忽視了深蹲的關鍵點,無疑是對訓練時間的浪費,更甚者,會讓自己受到傷害,重新調整,讓深蹲提升自身水平!
關注隨時蛻變圈子,分享更多健身干貨!健身計劃可以私信回復:健身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