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00後已經健身還拿獎牌了,你們這些90後,95後在幹嘛?

你開始健身是什麼時候?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張愛玲有句「出名要趁早」,不知擊中了多少想要「留下點什麼」的人的心。

越來越多的人健身已趁早。在2019cbba中國健身公開賽的舞台上,18歲就開始健身的池浩男走入了比賽的鏡頭前。

「本來想為了練出幾塊腹肌,結果踏上這條路就一去不復返。」陳浩男真正開始接觸健身是高三畢業那年的暑假,當時體型就可以用肥胖形容。馬上要走進大學了,誰不想有一個朝氣的形象呢?就走進了健身房。

本來只是想減減肥,誰知「任督二脈」被打通了,2年時間走上比賽舞台。他覺得這條誤打誤撞的路還真走對了,到現在為止池浩男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比賽已經四五場。

同在這個舞台上的黃偉鴻2018年8月才接觸健身,不到1年就登上賽場。而真正備賽是今年1月份開始,通過系統性的訓練,飲食控制,花費三個月時間練到了比賽的那個狀態。

雖然還只是第一次參賽,但看看黃偉鴻賽場上的形象,誰能想到不到一年之前的他還是個200多斤的胖子。

別說胖子都是潛力股,很多短時間內取得成果甚至可以定義為成功的人,無一例外都是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找對了適合的方向。木桶理論讓我們補齊短板,但補齊短板人就沒有了優勢,什麼都差不多就是都差很多。真正能讓人脫穎而出的一定是你的長板,一旦找到長板,你只需要花費很短的時間就可能獲取更大的成就,這兩位年輕小將不都是鮮活的例子嘛!

長板是老天爺賞飯 依然離不開一個點的堅持

「餓肚子,做高強度間歇性訓練,嚴格控制飲食還得再去做有氧,脫水……只有喝鐵血魔獸的bcaa和蛋白粉才覺得備賽的滋味也可以是甜的」,池浩男回憶起備賽的日子。

站在舞台上各有各的風采,而被「璀璨」的經歷都驚人的相似。「最難忘的事情就是每天起來空腹有氧,一天三次力量訓練和四次的有氧訓練」,短時間獲得如此進步靠什麼?黃偉鴻回憶起備賽生活。「訓練一時爽,一直訓練可不是一直爽了,都快放棄了,特別是最後那幾天。」

基因再好,離開了持續打破、重塑自己,再打破再重塑的過程,再長的板也會變短。你看著那些大肌霸露出艷羨的眼神,誰的生活不都是一座圍城呢?都是在一個原點上打敗自己的結果。

巴菲特在一個紀錄片中說:我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圈子,我就呆在這個圈子裡,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情。成功的投資就是滾雪球,找到一個很長的山坡,那裡有足夠厚和足夠濕的雪。

一旦你堅持健身了,要做的就是把肌肉當成雪球,沿著這坡一直滾,一直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