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健身已經和以前很不一樣,獲取方法的方式很多,但是越多的方法反而會讓自己越迷失,我們都想把體型練好,面對肩這個相當難搞的部位,可以怎樣快速進步?
撇去先天優勢,把肩練寬練厚,訓練必須要有持續泵感,你試過一組側平舉做100個嗎?而100個側平舉真的有用嗎?今天小編把很多小夥伴留下的練肩問題一一解答!
自由重量或器械肩推有區別嗎?
自由重量對肌肉的訓練更好,實際上也更安全。它們會更有效,是因為它們迫使身體更平衡和協調地運動。在某種程度上雖然限制了舉起的負重,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有的小夥伴用史密斯器械做肩推,不需要平衡負重,結果拚命在上面加重量。但問題是,用槓鈴史密斯機肩推時,身體會調整到最適合的姿勢。
史密斯器械存在另一個問題,會讓人誤以為自己不需要熱身了,就很快沖很大的重量。相比下,因為不能做到超大的重量,所以自由重量反而沒那麼容易讓自己受傷。
肩推一個不錯的訓練辦法是用啞鈴做。只要把啞鈴放在耳旁,動作就可以直接在肩關節上下移動。不過啞鈴的問題是,一旦負重變大,就很難舉到起始位置。
先做側平舉再做肩推,這樣中束已經預疲勞了,這種方法有意義嗎?
這種風法不太可取,原因有二。第一,用槓鈴或啞鈴肩推需要保持平衡,需要有足夠的體力。如果我不先做肩推的話,這個動作就會很難控制,哪怕還有很多力量。
第二個,當肩推使用最大的承受重量,以完整的動作形式完成。肩推才是真正刺激最多肌肉的動作。唯一讓我認為這種預疲勞的想法,是肩部已經有一些疼痛時,大重量肩推無法進行,或者偶爾改變一下訓練計劃。
肩推和側平舉的次數范圍在多少最有效?
所有肩部的動作建議可以做到每組10-12次。重量是遞增的,有時最後一組只做8次,但用最大的重量。
有些小夥伴啞鈴前平舉做到過頭動作,有些小夥伴舉到肩膀或眼睛的高度。哪個動作是正確方式嗎?
過頭的前平舉動作是可以的,但不要重量太大,否則對肩關節很危險。把啞鈴舉到水平的位置,這只是三角肌前束在訓練,如果往上舉,可以感受到三角肌中束被激活。
不需要單獨訓練三角肌前束,是因為它們可以在肩推或臥推中獲得足夠的訓練?
大多數小夥伴都沒有做單獨的三角肌前束訓練。確實需要做,哪怕是一點點。肩推後做3組前平舉,使三角肌前束獲得更好的泵感
三角肌後束,是否要與前束和中束保持同一水平?
很多小夥伴是經過幾年的訓練後,蔡想到要做三角肌後束的孤立練習。有的小夥伴肩膀從前面看起來很棒。從側面看,有一部分凹進去了——因為後面什麼都沒有了。
訓練三角肌後束,有了三角肌後束後就會有很大的不同。肩膀好像翻了一番,從各個角度看都是豐滿的。
肩膀會參與胸部和背部的訓練,是否有過度訓練的情況?
一周不需要多次訓練肩膀,因為他們在其他的訓練中也會得到鍛鍊。同樣的,不要在前一天肩部間接的參與到胸背訓練後就開始練肩。在練腿和手臂之間練肩,這樣可以避免過度訓練。
事實上,肩很容易疲勞,需要關心肩部訓練與胸部和背部訓練的關系,也不需要做太多的肩部訓練,假如在健身房裡只練肩,在45分鍾內就可以完成。
練肩常犯的問題是什麼?
側平舉選擇的重量太大。他們在搖晃著舉起重物,而肩部沒怎麼受到訓練,應該選擇只有一半重的啞鈴,讓中束在運動中充分地收縮,最好每組25次。不能用太大的重量,太重會導致動作形式變形,阻止肩部的總體成長。
肩部訓練計劃1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槓鈴肩推 4 10-12
槓鈴前平舉 3 10-12
啞鈴側平舉 5 10-12
啞鈴後束飛鳥 4 10-12
繩索麵拉 4 10-12
肩部訓練計劃2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器械側平舉 4 8-20
啞鈴側平舉 3 8-10
坐姿啞鈴推舉 3 8-12
俯身啞鈴飛鳥 3 12
蝴蝶機反向飛鳥 3 12
肩膀鑄造強人,如果沒有一雙寬厚飽滿的肩膀,就無法支撐上半身強壯的體格。打造強大的三角肌,這個夏天就讓自己倒三角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