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Daniel Koper on Behance
疫情來臨,傳統健身行業再遭重創,不少健身大牌紛紛發布閉店公告,開業時間也是一延再延。
雖然很多人都選擇在這個非常時期里在家運動,但對於那些已經習慣到健身房健身的人來說,在家健身多少還是會有些不適應,甚至有的人乾脆先暫停了運動計劃。
其實除了疫情,平時由於時間、工作、受傷或其它因素所限難免會有一段時間不能好好運動,那麼,當你不得不暫停運動時,要如何保持肌肉呢?
1、受傷了怎麼辦
想知道受傷以後該如何保持肌肉嗎?
這時你可以考慮鍛鍊身體的其他部位,「例如,如果你的左腿受傷了,那麼訓練沒有受傷的那條腿是有好處的,」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大學運動機能學助理教授 David Hooper 博士(C.S.C.S)說,「在某種程度上,它可以轉移到受傷的肢體上。」
鍛鍊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幫你保持其他部位的肌肉,這聽起來或許有點不真實,但它確實是有效的,不過你需要注意的是,當你訓練一側身體或肌肉比另一側身體(或肌肉)多時,要密切注意肌肉可能出現的不平衡現象。
其實,對於健身經驗比較豐富的人來說,肌肉的不平衡現象並不少見。
比如,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人一隻手臂比另一隻手臂可以做更多的二頭彎舉?或者一側的單腿深蹲更容易,而另一側很困難?
「這是因為我們很多人都存在結構性失衡,身體的一邊比另一邊更強壯,」力量和營養教練、健身應用app Strong(h)er 的創始人 Adam Rosante 說。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你不應該當做若無其事一樣忽略它然後繼續訓練,Rosante 說:「你的目標是創造一個平衡的力量,一種平衡的體型。」
Rosante 認為,當身體的一側比另一側更強壯時,就會產生一種拉力,你會在關節處開始感覺到這種拉力。事實上,像背部、肩膀和膝蓋的疼痛都有可能來自於肌肉的不平衡。所以說,建立一種對稱,不僅能幫你減少疼痛、防止受傷,還能讓你更好地運動。
2、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荷蘭的研究人員發現,保持蛋白質攝入,可能有助於在長時間的鍛鍊休息期間保護肌肉。
「你不斷地使用蛋白質來支持激素、酶、免疫細胞、頭發、皮膚、肌肉和其他蛋白質組織,」來自紐約的營養學家 Cynthia Sass 博士說。「最重要的是,從訓練的壓力中恢復也需要蛋白質。」運動後,你的身體利用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來修復受損的肌肉纖維,使它們變得比以前更強壯。
缺乏足夠的蛋白質會導致肌肉萎縮,頭發和指甲也會變得脆弱,甚至出現免疫問題。事實上,「據統計,美國人的平均蛋白質攝入量是推薦攝入量的兩倍,」聖路易斯的營養學家 Alex Caspero 博士說,攝入適量的蛋白質是很重要的。「身體一次只能消耗15-25克的蛋白質來鍛鍊肌肉,」Caspero說,「剩下的部分會被分解,用作燃料、或儲存為脂肪。」
亞利桑那州的注冊營養師和營養學家 Tiffani Bachus 建議:「每頓飯和零食都應該包括優質的動物蛋白(家禽、雞蛋、魚、牛肉、低脂奶製品)和植物蛋白(大豆、豆類、蔬菜、堅果和種子)。」
但問題是,每個人對蛋白質的需求是不同的。那麼,維持肌肉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質呢?
雖然營養師對每個人身體所需蛋白質的確有不同的看法,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的經驗法則可以幫助你。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飲食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DRI)描述了人體正常運轉所需的最低攝入量,稱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為每公斤體重0.72克,對普通女性來說,這相當於每天攝入46克蛋白質。
但是許多專家,包括紐奧良Ochsner Health的營養師Molly Kimball,C.S.S.D,她認為健康的女性需要的遠遠不止這些。Kimball認為,這個量只能預防蛋白質缺乏,這是最低要求,它不是肌肉修復和生長的最佳選擇,也不是減少受傷風險的最佳選擇,更不是讓人長時間感到飽腹感的最佳選擇。
一般來說,你運動得越多,你需要的蛋白質也就越多,一些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身體會因為攝入更多的蛋白質而表現得更好。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當50歲以上的人攝入了大約兩倍於DRI的蛋白質時,他們的身體更善於鍛鍊肌肉。
Sass博士指出,理想的每日肌肉構建和維持所需的蛋白質量大約是每公斤體重1.5克——理想情況下是一天中均勻分布;Kimball博士說,如果你不運動或只是輕微運動,你的最低攝入量應該是每公斤體重大約1克蛋白質。
美國《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的相關研究認為,對於健力、健美訓練來說,每公斤體重攝入1.2-1.6g蛋白質可能最有益於訓練後恢復及進步。
3、少吃點碳水
運動的少,意味著要少攝入碳水化合物:「當你的身體處於運動狀態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一起)被用來提供能量,」營養學家Bachus說。當你不運動時?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就像任何種類的卡路里一樣——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
碳水化合物是肌肉的主要能量來源,過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能會引發肥胖、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過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能會造成肌肉流失、新陳代謝下降、月經不調和疲勞等症狀,從而影響運動水平。
對於「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糖、澱粉等)」,根據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制定的推薦膳食攝入量(RDA),普通成年人每日至少應攝入130克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以保證葡萄糖作為大腦細胞和中樞神經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防止以上細胞通過酮體進行供能。
2018年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過低(<總熱量攝入的40%)或過高(>總熱量攝入的70%)都會增加死亡率。最適宜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占全天總熱量攝入的50-55%。
對於「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根據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制定的適宜攝入量(AI),19-50歲男性每日應攝入38克膳食纖維,女性則為25克。
Bachus則建議,在每頓飯和零食中攝入大約15-25克的碳水化合物。
4、想像自己在鍛鍊
在你休息的日子裡鍛鍊你的想像力。
在《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study》發表的一項研究中,29名受試者在他們的非慣用手臂上放置了石膏,為期四周。
其中,一半的受試者想像著前臂肌肉收縮和手腕彎曲五秒鍾(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做);另一半人則沒有做心理想像練習。到了月底後,研究人員發現那些使用金屬圖像的人失去了24%的力量,相比之下,那些使用想像力和保持肌肉質量的人失去了45%的力量。
關於這一點其實並非言過其實,你知道,在大型比賽之前,很多運動員都會利用「視覺化」來給自己建立一種優勢,讓自己的神經平靜下來(還記得菲爾普斯嗎?)
「當你想像自己在執行一項任務時,你的肌肉會收縮,就好像你真的在做一樣,但收縮的幅度很小,小到感覺不到,但這卻足以增強你的肌肉記憶,」猶他大學運動學和運動科學助理教授、奧林匹克運動員運動心理學顧問Nicole Detling博士說。
換句話說,當你在心裡演練網球發球或游泳動作時,你實際上也是在身體上演練。《神經生理學雜志》(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有腕部投射功能的人,如果想像移動他們失去活動能力的肌肉,那麼他們失去的力量只有那些沒有想像運動的人的一半。
5、休息之前更努力一點
如果你可以預見自己要去休假,或是你下周的日程表已被排滿,並且想在不能運動的日子裡保持肌肉?
那麼在這一周的訓練中,你需要多給自己一些壓力。健身教練Hooper說:「如果你比平時訓練得更努力,你的身體便會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復,這樣你就可以在中斷運動的日子裡更好的修復受損的肌纖維。」
要知道,力量訓練就是讓我們所鍛鍊部位的肌纖維產生細微的破壞,這時受傷的肌肉組織會釋放一種名為 Cytokines(細胞活素類)的物質,身體收到信號後就會修復細微損傷的部位。而當我們休息時,身體便會開始修復受損的肌纖維。
而鍛鍊肌肉最好的方法是進行力量訓練,直到你筋疲力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理學教授Baar說:「當你舉到失敗的時候,也就是你身體不能再做的時候,你所有的肌肉纖維都會得到生長的信號,可以是5次的負重訓練,也可以是15次的負重訓練;不惜一切代價讓自己失敗。」
參考資料
What Eating the *Right* Amount of Protein Every Day Actually Looks Like(By Cassie Shortsleeve)
我們每天需要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