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健身的時候必須要做到每組力竭才有效果?那就大錯特錯了!

相信在很多健身愛好者的常識范圍內,或者剛剛開始健身時,總會認為或有人告訴你,健身時每做一組動作,必須做到力竭,你的這一組動作才算是有效果,那這到底是正確的嗎?如果是正確的,做到力竭的原理是什麼呢?如果不正確,又應該採用什麼方法去在我們以後的訓練中改善呢?今天我們就這一個問題來進行一下討論,看看我們在健身時到底應不應該每一組都進行力竭的訓練。

首先我們要明確力竭在這個地方的含義,在健身中的力竭意思就是當你開始做時,你全力以赴的去進行你的動作,直至你身體無法承受再做一次動作的時候,就表示你達到了力竭。而今天我們要宣揚的理論就是,我們並不需要每一組都做到力竭才可以,每組的力竭甚至不太利於你的肌肉生長,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生長肌肉的原理就是我們進行一些抗阻力量訓練,用啞鈴槓鈴等物體進行負重式訓練,對我們的目標肌群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刺激,然後通過攝入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加上我們每日的睡眠休息來進行我們的肌纖維恢復,使我們的肌纖維變得跟粗更大的一個過程,而我們能生長的肌肉,在於我們訓練的強度和我們的訓練的重量和水平等等都有所關聯。

既然我們的肌肉要得到休息才可以生長,那就可以推論出,我們人體不僅要通過飲食和睡眠來補充,其實人體也是有一個恢復期的,並不是你訓練了兩個小時,通過攝入一萬卡的熱量就可以馬上得到補充又可以繼續訓練了,我們的肌肉有個生長過程,同樣也需要一個休息過程,基於每個人的恢復水平不一樣,我們每個人所能接受的訓練負荷也是不相同的。

其實這個也很好解釋,拿舉重隊來說明,從小就在運動隊中訓練生活的小孩到長大和二十歲才開始鍛鍊的人,他們的身體條件自然不一樣,恢復水平也自然不一樣,而運動員在我們身邊其實並不多,我們熱愛健身的,經常去健身房的,其實還是比較普通的健身愛好者,而如果我們也每次都練到力竭,則會對我們身體產生很大的負擔,不僅不利於我們的增肌,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改善呢?

就拿一般的訓練來說,舉個例子,我們如果可以用100公斤的槓鈴深蹲15次,那我們如果在第一組蹲完了15次以後需要3分鍾休息時間,在第二組做完以後,我們則需要一個更長的時間去恢復,因為連續的力竭使我們的肌肉和神經都在一個疲憊的狀態下,這是第二組,而接下來的第三四五組呢?也許我們每組都可以完成15次的訓練,但是我們的組間休息會越來越長,這難道不是一種低效率的訓練計劃嗎?

而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提出一個退讓式訓練,那就是每組訓練都留有餘地,比如說15次的深蹲,我們做到第10次就停止,因為並沒有達到我們的極限,我們則會很快恢復進行下一組,雖然每一組都少做了幾個,但是我們可以適當增加一兩組來控制我們整體的訓練容量,並不會讓我們的訓練量變少。而每組都為自己留有餘地其實不僅是高效的,也是安全的行為,在每組力竭以後,我們的身體處於一個接近「透支」的狀態,如果某一天因為天氣,飲食,睡眠等情況我們的狀態並不是很好,那我們的力竭可能會提前到來,則會發生危險,所以退讓式訓練是一種非常高效且安全的方式。

雖然我們一直聽到大家都說我們在訓練中要進行力竭式訓練,但是我們希望更科學的建議能夠幫你在運動時提高你的效率,同樣也是對你安全的保障,最後我們希望每一個鍛鍊者都能夠早日訓練出自己理想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