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合理的飲食要抗阻力訓練,還要規律的生活習慣,似乎大家了解到的增肌就是這麼多,對於增肌的概念大家可能比較模糊,今天我們就要聊一聊實際訓練中的一些基本法則,來保證你的訓練計劃足夠讓你增肌。
這套法則適合於所有人,當然還包括那些「吃不胖的人」,很多人確實不容易長胖,所以他們就以為自己沒辦法長肌肉,把這件事怪在基因上面,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長肌肉,你需要在訓練中和飲食里做一些功課,那麼你依然可以練出強壯好看的肌肉,當然這和基因沒什麼關系。
增肌有五個法則,它們都屬於基本原則,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訓練計劃有更好的增肌效果,那麼就要把這五個點都做好。
第一點就是訓練量,一般來講,訓練量跟你能長多少肌肉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你練得越多,你就能長得越大,但一旦訓練量高到你無法恢復時,那麼這個方法就不再適用了。
超過自身恢復能力的訓練量不會讓你的肌肉更加發達,因為這個時候你的肌肉是在想辦法恢復而不是進一步的生長,因此如果你想達到合適的訓練量,那麼這個訓練量應該不能低於你的最低有效訓練量。
訓練量不低於最低有效訓練量,也不能高於可恢復訓練量,那麼這個范圍到底是多少呢?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維持肌肉的訓練量為6~10組之間,這個訓練量可以保證你的肌肉組織不會減少,最低的有效訓練量是8~12組,對於想增加肌肉維度的人來說,應該保持在15~20組之間。
這是一周的訓練量,每一個部位都要練到相應的組數,每組的次數在8~15次之間。如果說你每個部位的訓練量低於10組,那麼肌肉生長就會非常緩慢。訓練量對於增肌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驅動因素,但並不是唯一的。
訓練強度也是一個因素,訓練強度這個概念一般指訓練重量相對於1RM的百分比,如果你的訓練次數是15次以上,那你可能享受不到較大重量帶來的效果,所以你應該結合重量,把次數控制在8~12次之間,這個重量應該是你身體極限的百分之65左右。
下一點就是漸進式遞增,長期的同樣的重量會讓你的身體漸漸的習慣,到了這時肌肉就不會再生長了,因為你的身體已經適應了這種刺激,不過一旦有了新的刺激,身體就會有一定程度上的生長。
當你自己的訓練計劃有了效果以後,你要做了就是慢慢的增大訓量,這樣才能讓身體進一步的適應變化。在這期間可以先增加每組的次數,然後增加動作的組數,最後才是增加負重的重量,這樣才能達到漸進式的遞增。
頻率這個問題就是說,你每周每個部位需要多少次有一定難度的超負荷訓練,每周每個肌群可以訓練2~4次,並不是一周一個肌群只能練一次,大肌群的訓練頻率就會相對要少一些,因為針對大肌群的訓練重量比較大,破壞性較強,你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像肱二頭肌、三角肌就可以採用比較高的頻率了,每周4次都是可以的。
對於肌肉維度、力量越大的人,那麼訓練頻率就該隨之降低,因為你的身體可能承受不了大重量高頻率的訓練,但對於發展空間很大的人,高頻率的訓練還是非常適合你的。
周期是漸進式遞增訓練最基本的形式,差不多一個星期為一個小周期,你在每個周期都會改變你的訓練強度,疲勞會在這段時間累積,直到你不能繼續往前走了,所以這個時候你需要減減量,進入一個低負荷期,大概比上一個周期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更低一些,消除疲勞,你的目的在於促進身體恢復,恢復能源的儲備,然後為下一個周期的訓練量做准備,這樣可以讓你繼續增肌。
關於增肌訓練並沒有死規定必須做多大的重量和多少組數,關鍵還要根據你的自身情況來自己決定,選擇適合自己目前身體的訓練方式才是增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