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悠米。
整個上臂肌肉,包含了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
在伏地挺身、臥推等動作中,可以附帶練到肱三頭肌。而肱二頭肌在劃船、引體向上中雖然也能附帶刺激到位,但是並沒有多大的受力感覺。
通常我們在單獨訓練肱二頭肌時,往往會選擇啞鈴彎舉,訓練效果的確也很好。
有人會問了:在做啞鈴彎舉時,有一側手臂力量明顯不足,應該通過哪些動作強化訓練呢?
今天就這個問題來詳細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1. 關於啞鈴彎舉
啞鈴彎舉採用「雙手反握」形式,從底部向上舉起啞鈴至高位。
通常會採用站姿或坐姿形式來做啞鈴彎舉。
①在站姿動作中,需要將背部挺直,收緊腰腹核心做動作。如果重量偏大或力竭,很容易引起背部反弓,容易借力。
②在坐姿動作中,雖然減少了腿部受力,但是在無靠背的情況下,還是需要穩定腰背部。啞鈴重量偏大時,很難將啞鈴舉至高位。
無論是站姿,還是坐姿方法,雙手持啞鈴向上舉高,如果一側手臂提前力竭,很難保證兩側手臂同時向上。而且還會過多使用前臂力量或者藉助身體晃動來舉高啞鈴。
2. 訓練單側肱二頭肌動作
雙手持啞鈴做動作,在手臂力竭情況下,的確很難繼續。
因此針對單側肱二頭肌的訓練,顯得很有必要。
這里推薦4個單側動作。
①上斜啞鈴交替彎舉
將啞鈴凳調節為上斜角度,雙手持啞鈴坐在凳子上,順勢向後躺下。
兩側手臂自然下放,頭部略微向前抬起。
收腹挺胸,腰背挺直,先將左側前臂向上舉至高位,然後再下放回位。
再換右側前臂向上舉高,這樣如此交替重復。
注意:上斜凳調節為45度,不要太低或太高。整個過程中,上臂需要保持不動,依靠前臂向上帶動啞鈴舉高,感受到肱二頭肌收縮即可,先左後右循環操作。
②啞鈴集中彎舉
將啞鈴放於地面,屈膝坐在凳子上,彎屈右側身體,右側手臂伸直,並握住啞鈴。
略微起身,並將右側肘部貼在大腿上,左手支撐於左側大腿。
開始向上舉起啞鈴至高位,做完指定次數後,再換右手支撐,左手握啞鈴做動作,這樣循環交替重復。
注意:單側手臂握住啞鈴,身體往一側偏向,另一隻手作為支撐。注意肘部不能偏離大腿內側,下放時手臂不要完全伸直。
③啞鈴交替固定彎舉
雙手持啞鈴站立,兩側手臂自然下放。
收腹挺胸,腰背挺直,開始將左手啞鈴向上舉至高位,然後保持不動。
接著將右手啞鈴向上舉高,同樣保持不動。
此時再下放左手的啞鈴至低位,再向上舉起,這樣交替重復。
注意:傳統的啞鈴交替彎舉,只是做左右交替的向上彎舉動作。而這里在單側啞鈴舉高時,同時保持固定,這樣就可以增加肱二頭肌的收縮時長,始終處於緊繃狀態,訓練效果非常明顯。
④上斜俯身單手彎舉
右手持啞鈴,俯身趴在上斜角度的啞鈴凳上。
左手扶著靠背邊角,右手持啞鈴向上舉起啞鈴,直到前臂和肱二頭肌快要貼合時停止。
做完指定次數之後,再換右手扶凳,左手持啞鈴做動作,這樣交替重復。
注意:單手持啞鈴是朝內舉高啞鈴,而不是向著身體前方。盡量舉高一些,這樣肱二頭肌頂峰收縮會更好一些。
3. 具體操作
個人建議可以將這4個動作結合訓練,放在背部訓練的末尾進行,啞鈴重量需要略低一些,主要以訓練單側肱二頭肌為主。
參考計劃:
上斜啞鈴交替彎舉:4組*12次
啞鈴集中彎舉:左右各做3組*12次
啞鈴交替固定彎舉:4組*10次
上斜俯臥單手彎舉:左右各做3組*15次
具體操作,根據自身能力做上下調整。
總結:
傳統的啞鈴彎舉,採用雙手反握形式,從底部向上舉起啞鈴至高位。通常會採用站姿和姿勢方法。
站姿動作,需要將背部挺直,收緊腰腹核心,重量偏大或力竭,容易引起背部反弓和借力。坐姿動作,可以減少腿部受力,但是在無靠背情況下,還是需要穩定腰背部。啞鈴重量偏大時,也很難將啞鈴舉至高位。無論是哪種操作方法,如果一側手臂提前力竭,很容易借力向上舉高啞鈴。
通過「上斜啞鈴交替彎舉、啞鈴集中彎舉、啞鈴交替固定彎舉、上斜伏地挺身單手彎舉」4個動作,可以很好的訓練單側手臂的肱二頭肌。
在一段時間的加強訓練後,再去訓練雙手啞鈴彎舉動作,就會更容易一些。
我是@悠米愛健身,一個熱愛健身和美食的路人丁。
覺得還不錯的話,還請關注和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