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如何做好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身體鍛鍊方式,它不僅能夠增強上肢和胸部的肌肉力量,還能夠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謝水平。不過,雖然我們對伏地挺身這個動作並不陌生,但想要做好它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來是因為它對基礎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二來是因為這個動作本身也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有許多細節需要我們注意。

要知道在伏地挺身動作過程中,如果姿勢不正確,不僅會影響訓練效果,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那麼,如何做好伏地挺身呢?接下來就說一說相關話題。

第一:大體的訓練流程

在進行伏地挺身動作之日,為了讓動作更為高效並降低動作風險,不要上來就開始,而是要了解相關事宜再去做,那麼,要了解什麼呢?

1.熱身准備

在做伏地挺身之前,我們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包括熱身和適當的身體調整。首先,進行適當的熱身運動,如慢跑、跳繩、拉伸等,以提高身體的溫度和靈活性。其次,注意調整身體狀態,如脫去多餘的衣服、摘掉手錶等飾品,以避免在做伏地挺身時受到干擾或受傷。

2.正確的動作

正確的姿勢是做好伏地挺身的關鍵。首先,身體要保持一條直線,從頭到腳都要保持緊繃狀態,避免出現腰部下沉或抬起的情況。其次,手臂要放在肩膀兩側,手肘略微彎曲,手掌平放在地面上,手指向前或略微向內傾斜。最後,要注意保持呼吸順暢,避免憋氣或呼吸急促。

3.呼吸

呼吸是做好伏地挺身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下降時,我們要吸氣,讓胸腔充分擴張,以便更好地承受身體的重量。在上升時,我們要呼氣,讓肌肉更好地收縮和發力。正確的呼吸方式可以提高身體的氧氣供應,增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4.節奏

節奏是做好伏地挺身的另一個關鍵。在下降時,我們要緩慢而穩定地下降,讓肌肉充分拉伸,避免使用慣性或快速下降。在上升時,我們要用力收縮肌肉,讓身體迅速上升,但也要避免過度用力或快速上升導致身體失控。正確的節奏可以讓肌肉更好地適應負荷,提高鍛鍊效果。

5.變化

為了避免單調和過度使用同一組肌肉群,我們可以在做伏地挺身時加入一些變化。例如,可以通過調整身體傾角一來鍛鍊不同的部位,比如:

  • 從身體傾向來看:上斜式動作可以有效鍛鍊下胸部肌肉;下斜式動作則可以有效鍛鍊上胸部肌肉;當然,平式動作可以鍛鍊中部部肌肉。
  • 從大臂向軀乾的夾角來看:大臂貼近軀干主要鍛鍊肱三頭肌;大臂與軀干夾角主要鍛鍊胸部肌肉;大臂與軀干夾角接近90度則主要鍛鍊肩部肌肉。
  • 從雙手間距來看:寬距伏地挺身主要鍛鍊胸大肌(外沿),肩部(後束);窄距主要鍛鍊:胸部肌肉(內側),肱三頭肌,肩部(後束)。

也就是說在伏地挺身動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對動作的調整來滿足不同的訓練需求,從而讓不同的肌肉得到有效的鍛鍊。

第二:伏地挺身常見問題

雖然說,伏地挺身被我們所熟悉,但是在我們沒有真正接觸這個動作之前,不要盲目根據自己的認知去做,而是要先了解動作模式,避免一些錯誤再去嘗試,那麼,在伏地挺身動作過程中,會經常犯哪些錯誤呢?

1.背部沒有挺直

保持背部挺直,是伏地挺身動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不僅關繫到訓練效果,還關繫到安全問題。

在進行伏地挺身時,背部挺直意味著身體呈現一條直線,從頭部到腳部,沒有彎曲或扭曲。這樣的姿勢能夠確保肌肉得到正確的刺激,使鍛鍊更加高效。當背部彎曲或下陷時,不僅鍛鍊效果會大打折扣,還會對下背部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從而增加受傷的風險。

此外,保持背部挺直還能夠增強核心肌群的穩定性。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背肌和骨盆周圍的肌肉,它們協同工作以維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在伏地挺身中,核心肌群的穩定性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們需要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並保持身體在動作過程中的穩定。

2.只關注撐起身體的過程,而忽視身體下落的過程

在進行伏地挺身這一經典的體能訓練動作時,我們往往會看到一種普遍的現象:許多朋友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撐起身體的階段,而對身體下落的過程卻顯得漫不經心。然而,看似簡單的下落動作,卻有著非常重要的訓練效果。

當你緩緩降低身體,朝著地面靠近時在這個過程中,胸肌、三角肌和手臂肌肉會得到有效的拉伸,這種拉伸為你的下一次撐起動作儲存了必要的彈性勢能

此外,身體下落的過程也是你鍛鍊核心肌群、提高身體穩定性的絕佳時機。正確的下落姿勢要求你保持腹部緊繃,背部和臀部呈一條直線,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腰部下沉或抬起,還能讓你的核心肌群得到鍛鍊,從而提高身體的整體穩定性。

因此,在進行伏地挺身時,我們不僅要關注如何撐起身體,更要重視身體下落的過程。每一次的下落都是一次肌肉的拉伸和鍛鍊,都是為下一次的撐起積蓄力量。讓我們在每一次的伏地挺身中,都能感受到肌肉的緊繃與放鬆。

3.手臂與軀干角度不宜過大

在標准伏地挺身動作過程中,大臂與軀乾的夾角應略小於45度,當然,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大臂與軀干間的夾角來鍛鍊不同的部位,角度的不同不能算是錯誤,角度過小會更多地鍛鍊肱三頭肌,而角度過大則會更多地鍛鍊三角肌。

但是,這里要說的是,當大臂與軀干間的夾角接近90度之時,就會增加對肩部的壓力,特別是在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受傷的風險就會增加,所以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並不建議大家這麼做。

4.肘關節完全伸直

在進行伏地挺身這一常見的體能訓練動作時,許多健身者可能會忽視一個細節,那就是要保持肘關節微屈。

很多朋友都會在撐起身體之時,讓肘關節完全伸直,因為這樣會使動作相對輕松一些,在進行伏地挺身時,如果肘關節完全伸直,就可能會導致關節過度伸展,這不僅不能有效地鍛鍊到目標肌肉,還可能對肘關節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因此,在進行伏地挺身時,我們應該避免肘關節的完全伸直。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肘關節微屈,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鍛鍊到目標肌肉,還可以減少關節和韌帶的壓力,這樣的伏地挺身姿勢不僅能提高鍛鍊效果,還能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總結:

總之,做好伏地挺身需要注意姿勢、呼吸、節奏和變化等方面。只有在這些方面都做到正確和合理,才能夠獲得最佳的鍛鍊效果和避免不必要的受傷風險,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嘗試其他形式的訓練。

作者:十月知行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