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我們在日常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減肥方法,可是,當我們通過運動去減肥之時,就會有相當一部分朋友會有疑問,就是為什麼堅持運動了卻沒有瘦下來,難道運動不減肥嗎?其實在減肥過程中,我們要知道的是,並不是運動了就能瘦,運動只是減肥的一種輔助手段,如果過於強調運動的減肥作用,很可能還會起到反作用。所以接下來就說一說運動與減肥的關系。
第一:運動減肥的前提
減肥,需要的是熱量攝入<消耗,而運動只是增加消耗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在熱量攝入得不到控制的前提下,運動對於減肥而言,幾乎沒有意義。所以想要通過運動的方式來減肥,依然要控制飲食,來限制日常總體熱量的攝入,在這種情況下,運動才有可能減肥。
第二:運動減肥的意義
也就是說,想要運動減肥,依然要控制飲食,此時是不是就意味著不運動也可以呢?當然不是,如果是這樣,就不會總是建議大家去運動了,那麼,運動對於減肥而言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在控制飲食的過程中,全天總體熱量消耗並不會保持不變,特別是在熱量攝入不足的情況下,基礎代謝就會降低,這是幾乎不可避免的事情,同時,當熱量攝入不足之時,我們的身體也會伴隨著一定的疲勞感,這就會在無形當中導致了活動量的下降,從而減少一部分消耗,也就是在在控制飲食的過程中,總體熱量消耗也會減少,因此,實際出現的熱量缺口就會低於預期,其體重下降的速度也會低於預期,而當減少的消耗可以抵消在飲食上減少的攝入之時,體重就不會在下降了。
因此,在減肥過程中,加入運動的目的就是保持日常總體熱量消耗的穩定,因為運動量的多少就會直接影響到這部分消耗的高低,它完全可以被我們自主決定,而在日常消耗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我們的飲食行為就可以稍微放鬆一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運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在減肥過程中好好吃飯。
第三:過於強調運動的減肥效率,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對於減肥而言,能否成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運動只是其中一個,作為增加消耗的一種手段,運動對於減肥而言的確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要運動就可以,並且,如果過於關注運動的減脂作用,還會起到反作用,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因為補償心理而引起的補償行為。
運動本身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除非自己喜歡,想要長期堅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運動之後往往也會產生補償心理並伴隨著補償行為的發生。比如:
1.吃更多
運動後的補償心理會讓我們吃得更多,並且會傾向於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因為我們認為運動了就不需要控制飲食了,所以滿足自己的味蕾也沒有關系,然而,我們要知道的是,運動所產生的消耗並沒有很多,比如跑步一小時所產生的消耗也就在400大卡左右,而我們又會傾向於低估食物的熱量,如果在運動後不小心吃進一個漢堡話,就可以直接宣告運動白費。
2.動更少
對於運動減肥而言,其目的其實是增加活動消耗,從而保持日常總體熱量消耗的穩定,可是在整體活動消耗來講,更重要的並不是由主動運動所產生的消耗,而是由日常活動所產生的消耗,而運動又是一件耗時又費力的事情,如果因為運動的發生而導致日常活動量的減少,那麼,也可以直接宣告運動白費,甚至還會導致整體的活動消耗減少了。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朋友堅持運動卻瘦不下來的原因所在,甚至也會是控制飲食 堅持運動卻瘦不下來的原因所在。
3.小結
對於減肥而言,運動只是增加消耗的一個手段,如果過於強調運動的作用,其補償心理會讓我們吃得更多,會讓我們在運動之外的時間動得更少,這樣一來,就很可能會導致堅持運動卻瘦不下來的情況,甚至是越運動越胖的問題出現。
總結
如上所述,當我們為了減肥而去運動之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確認識運動的減脂作用(輔助手段,而非必要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處理飲食與運動的關系,也就是飲食為主、運動為輔助。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的是,運動作為增加消耗的手段之一,也並不意味著運動了消耗就會增加,因為運動後所產生的補償心理很可能會抵消運動產生的消耗,比如吃進更多的熱量,而導致飲食沒有得到控制;比如日常活動量的減少,而導致活動消耗的下降,等,這些都是導致我們堅持運動,甚至是堅持飲食 運動卻瘦不下來的原因所在。
作者:十月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