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一項簡單卻有益健康的運動,適當走路可以帶來多個益處。
首先,適量的走路能夠加速血液循環,提升身體的攝氧量,有效地鍛鍊心肺功能。走路能鍛鍊到腿部、臀部以及核心肌群的肌肉,增強肌肉力量和柔韌性。
其次,走路鍛鍊可以提升活動代謝,促進卡路里消耗,有效改善肥胖問題,減輕體重負擔,從而減少肥胖疾病的出現,有效提升健康指數。
同時,走路時身體的重量對骨骼產生一定的壓力,有助於促進骨密度的增加,預防骨質疏鬆問題,讓你保持靈活的身體,降低受傷風險。
不僅如此,走路還能降低心理健康,讓你保持樂觀心態。
研究證實,走路步數越多,越能抵禦抑鬱等心理疾病。當你每天走路步數大於5000步,可以改善抑鬱疾病,每天步數大於7000步,抑鬱症風險會降低31%,情緒會更穩定、樂觀。
當你每天走2200步以上,可以顯著降低死亡風險跟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果你能每天走夠一萬步,死亡風險會降到最低,平均壽命可延長11年。
如何科學、高效的走路?
1、學習正確的走路姿勢:要抬頭挺胸,保持身體正直,雙眼平視前方,肩膀放鬆,手臂自然擺動。腳步落地時,要從腳跟到腳尖依次著地,這樣可以減少對關節的沖擊。
走路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適中的步幅能夠讓身體更好地保持平衡,同時提高運動效果。
2、嘗試倒著走路,倒走可以緩解腰部疼痛,長期久坐或不良姿勢導致的腰部不適,在倒走的過程中,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緩和修復,還能提升我們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不過,倒走雖好,也需注意安全。選擇平坦、空曠且沒有障礙物的場地至關重要。同時,步伐不宜過大過快,要循序漸進,以免摔倒受傷。
3、 走路時踮踮腳:踮腳走路有助於提升身體的陽氣,對於那些長期久坐,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暢的人來說,走路時踮踮腳,能夠促進血液回流,讓腿部的血液流動更加順暢,減少腿部腫脹和靜脈曲張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