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跑步,每周要跑幾次,每次跑多少公里最好?

跑步是一項適合大眾的健身運動,堅持跑步對於自身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堅持跑步可以強化心肺功能,提升活動代謝,改善肥胖問題,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打造強健的體格跟苗條的身材。

跑步的過程中,跑速跟跑量是很多人繞不開的話題,對於大多數跑者來說,每周跑幾次,每次跑步幾公里比較好呢?

一、關於跑步時間、頻率

專家的建議是:一周安排中等強度的運動鍛鍊時間為120-150分鍾,而跑步一般指的是慢跑訓練,也就是中等強度訓練,一周累計跑步120-150分鍾均達到不錯的鍛鍊效果了。

跑步不需要每天打卡,一周至少要休息1-2天,因此,你可以選擇一周跑步3-4次(跑一休一)或者4-5次都是可以的,每次跑步30-50分鍾即可,勞逸結合才能降低受傷風險,跑得更健康、更持久。

二、關於跑步公里數

如果你是跑步新手,建議每次跑步3-4公里的距離,配速為每公里6-8小時左右,可以慢慢提升心肺功能後再提升跑步公里數。有經驗的跑步人士,每次跑步在5-8公里也是可以的。

科學研究表明,大都是業余的跑步人士,一周累計跑步公里數不超過100公里,一個月不超過400公里,如果你一個月跑步公里數好高400公里,意味著你是業余跑者中的佼佼者了。

三、如何正確跑步?3個要點要牢記:

1、跑步前要充分熱身熱身能夠激活身體的各個部位,提高心率,增加關節靈活性,為即將到來的跑步做好鋪墊。你可以活動手腕腳腕,進行簡單的高抬腿開合跳,提升心率跟體溫,讓身體逐漸進入運動狀態。

2、跑步姿勢要正確,頭部要保持正直,目光向前,收緊腹部肌群,不要低頭或仰頭。肩部放鬆,保持身體微微前傾,邁開腿,利用重心的轉移推動身體前進。

手肘彎曲約 90 度,前後擺動,不要左右晃動。腳步落地時,應該是中前腳掌先著地,能夠更好地緩沖沖擊力。

3、跑步後要拉伸放鬆,可以幫助放鬆肌肉,減少肌肉酸痛和受傷的風險。比如,站立位的小腿後側拉伸、大腿前側拉伸等,每個動作保持 15-30 秒,讓緊張的肌肉得到充分的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