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冷越要跑步,冬天跑步不但可以預防冬天囤肉,還能強身健體,抵禦寒冷,讓你免疫力得到提升,還能抵抗衰老進度。
很多人由於冬天寒冷,於是停止了跑步,只有少數人堅持下來了。而冬天也能堅持跑步的人,意味著你是極其自律的,當大多數人宅家裡、躲被窩的時候,你卻保持跑步的習慣,這樣的人往往比大多數人更出色,更容易取得成就。
冬天跑步,應該以慢跑為主,不要追求速度。
1、冬季氣溫較低,人體的肌肉和關節相對會變得更加僵硬。相關數據顯示,低溫環境下,肌肉的彈性和伸展性會有所下降。
如果你進行劇烈的快跑,受傷的風險大大增加,而慢跑則能夠讓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減少受傷的幾率。
2、冬季的空氣較為乾燥寒冷,呼吸會比其他季節更加困難。控制跑步速度,以慢跑為主,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調整呼吸節奏,避免大口喘氣導致冷空氣直接刺激呼吸道,引發不適甚至疾病。
3、冬季人的新陳代謝相對較慢,慢跑能夠適度提升新陳代謝速度,可以堅持得更久,不容易累,可以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又不會給身體帶來過大的負擔。
醫生提醒:40歲後的人跑步,牢記3個不要:
1、不要忽略熱身
20 歲時,我們的身體肌肉質量好,關節靈活性比較高,任何運動都能輕松駕馭,即便不熱身,也能在運動中迅速適應。
然而,40 歲之後,身體的機能逐漸下降,肌肉的彈性和關節的靈活性大不如前。如果在跑步前忽略熱身,極易造成損傷。
慢跑之前我們一定要先做熱身運動,讓各個部件更好地協同工作,比如簡單的關節活動、動態拉伸,能有效提高心率,增加血液循環,為即將到來的跑步做好充分准備。
2、不要忽略保暖
冬季跑步時,寒冷的空氣更容易侵襲身體。40 歲後的人,身體的抵抗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也在逐漸減弱。如果在跑步時忽略保暖,可能會導致感冒、關節炎等疾病的發生。
因此,跑步的人要注意好保暖,出門要穿上防風外套,還包括選擇合適的帽子、手套和襪子,讓頭部、手部和腳部這些部位,保持溫暖狀態。
3、避免空腹跑步
40 歲後的人體代謝功能逐漸發生變化。空腹跑步時,你容易導致血糖降低,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而在沒有食物的緩沖下,跑步時的震動和身體的緊張狀態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甚至導致胃炎等疾病。
建議,40 歲後的人應該避免空腹跑步,可以在跑步前 1 – 2 小時,應適量進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全麥麵包、香蕉等,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跑步也有更有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