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減肥,請戒掉這幾個無卵用行為

減肥過程中,很多人會陷入一些看似有用,實則無效甚至有害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可能影響健康。

減肥的人,請戒掉這幾個「無卵用」行為:


1. 過度節食

很多人為了減肥一味的節食,而過度節食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身體進入「節能模式」,肌肉會流失,免疫力會下降,甚至出現脫發、貧血等問題,身體也會發出進食指令,容易出現暴飲暴食問題,這反而更難減重。

正確做法:合理控制熱量攝入,但每天的熱量攝入不要低於基礎代謝率(通常女性不低於1200大卡,男性不低於1500大卡)。


2. 低估了零食的熱量

很多人認為三餐少吃了,身材就會慢慢瘦下來,然而,他們卻低估了零食的熱量。一份100克薯片的熱量可能高達490大卡,相當於2碗多米飯的熱量。一杯500cc焦糖奶茶,熱量可能超過了450大卡。

因此,讓你發胖的可能並不是正常三餐,而是被你忽略的零食的熱量。只有清楚的了解零食的熱量,減少或者戒掉各種加工食品跟含糖飲料,才能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

3、只做有氧運動,忽略力量訓練

減肥的人大都會重視有氧運動,而忽略了力量訓練。雖然單純有氧運動(如跑步)雖然能消耗熱量,但燃脂的同時也會造成肌肉流失,基礎代謝值也會大幅度下降,減肥效率也會越來越差,瘦下來後身材也不夠緊致,容易反彈。

正確做法:控制有氧運動時長,每次不要超過50分鍾,並且結合力量訓練(如舉重、深蹲),可以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礎代謝率。


4. 輕信減肥產品

大部分減肥產品都是智商稅,還可能含有不安全成分,讓你拉肚子,身體脫水,無法減掉身上的脂肪,減肥效果短暫且不持久。盲目使用減肥產品還可能引發健康問題,如心悸、失眠、消化系統紊亂。

正確做法:想要健康的瘦下來,還是需要管住嘴、邁開腿,給身體創造熱量缺口,只有腳踏實地,才能一步步瘦下來。


5. 只關注體重,忽略體脂率

減肥期間你是否過度關注體重,總是被體重影響心情?其實,體重並不能完全反映減肥效果,肌肉和脂肪的比例更重要。

脂肪的體積比肌肉大得多,而肌肉是身體的耗能組織,會影響基礎代謝值,因此減肥的關注應該是減脂不減肌。

減肥期間,體重不下降也不意味著減肥沒有效果,當體脂率下降的過程中,肌肉有所增長,雖然體重不變,但是身材也會逐漸變好。因此,減肥的人要關注體脂率、圍度(如腰圍、臀圍)等指標,才能更全面地評估減肥效果。


6. 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

減肥的人,不要一開始就定製過高的目標(如一個月減10公斤),這樣是很難達到目標的,還容易讓人感到挫敗,甚至放棄。

我們要定製科學的減肥計劃,放慢減肥速度,一周掉秤速度不超過2斤,減肥周期在3個月以上。每完成一個月的小目標後給自己一個獎勵,這樣有助於堅持下來,並且逐步實現長期目標,實現身材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