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健康指數,改善肥胖問題,我們需要加強運動鍛鍊,避免長時間久坐。而健身運動人,很多人會選擇跑步、廣場舞、跳繩、爬山之類的有氧運動,而力量訓練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關於力量訓練的好處,被很多人低估了。
研究發現,堅持半年抗阻力訓練,上肢肌群跟下肢肌群各安排4個動作進行鍛鍊,一周3次,從復合動作入手,可以增強肌肉力量,還能提升心血管功能,心髒也變得強健了起來。
一個人在40歲後如果能增加抗阻力訓練,可以收獲多個益處,比如:
1.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一周安排2-3次力量訓練可以降低高血壓問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血壓、血脂和「壞膽固醇」(LDL),有效提升健康指數。
2. 逆轉胰島素抵抗,預防糖尿病
肌肉是葡萄糖的「儲存倉庫」,堅持抗阻訓練能提升肌肉量,更好的儲存葡萄糖,並且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3. 對抗肌肉流失(少肌症)
40歲後的人,肌肉量會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而多做抗阻訓練,循序漸進提升訓練強度,可減少肌肉流失,甚至提升肌肉量。
每增加一公斤肌肉,一天就能多消耗50-70大卡熱量,可以有效加強基礎代謝值,有效抑制脂肪堆積,塑造更緊實的身材線條。
4. 保護關節,預防骨質疏鬆
相比於有氧運動,定期進行力量訓練可以更有效的刺激骨骼生長,降低骨質疏鬆、關節炎風險,肌肉也能更好的保護骨骼,降低受傷幾率。
5. 延長預期壽命
相比於久坐不動的人,長期堅持抗阻訓練的人,可以讓端粒酶活性更高,從而延長預期壽命,降低全因死亡風險27%。
如何安排抗阻力訓練?
其實,抗阻力訓練沒有那麼復雜,不一定要去健身房鍛鍊,初學者可以在家進行自重訓練,就能達到理想的鍛鍊效果。
在家訓練可以選擇深蹲、弓步蹲、伏地挺身、引體向上、跳躍、腹肌訓練、提踵等運動,學習動作的標准軌跡,可以激活身上多個肌群,刺激肌肉的發展。
有一定訓練基礎後,可以購買一副啞鈴、一條彈力帶增加阻力進行鍛鍊,可以進一步提升鍛鍊效果,避免健身陷入瓶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