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成功掉秤32斤後,才敢說的 6 句大實話!

成功掉秤32斤後,才敢說的 6 句大實話!

1、脂肪並不害怕你吃什麼,而是害怕你不吃。

吃什麼很重要。吃500大卡蛋糕(高GI)比吃500大卡牛排(高蛋白)更易囤脂,因蛋糕會促進血糖上升,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更容易促進脂肪的合成。

當你不吃燒烤、炸雞、薯片、蛋糕、奶茶、爆米花、油條、煎餅的時候,意味著熱量攝入得到了控制,脂肪就無法繼續合成。

當你只吃三餐,三餐清淡飲食,且多吃蔬菜少吃主食跟肉類食物的時候,身體缺乏能量供應,就會消耗體內的儲備能量,你的體重自然會慢慢降下來。

2、清淡飲食 ≠ 水煮

減肥的人,若天天吃水煮菜會導致營養不良,代謝動力不足,反而會阻礙脂肪的燃燒。而清淡飲食是讓你減少油鹽、重口味食物的攝入,食物以清蒸、水煮、低油鹽的烹飪方式,來降低食物熱量值。

減肥期間,我們依然要保持多樣化飲食,均衡膳食營養,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維生素,你才能健康的瘦下來。

3、減肥,體脂率比體重更重要。

減肥,別太在意體重秤上的數字,體型的變化更重要。減肥期間,體重是波動性下降的,不要被體重影響了心情。

體脂率才是胖瘦的關鍵,有時候體重沒怎麼變(可能是體脂率下降,肌肉生長的緣故),但腰圍小了(肌肉的體積比脂肪小很多),衣服尺碼也小了,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變瘦了。

4、減肥,用全穀物粗糧代替精製主食

全穀物的GI值普遍<55,膳食纖維豐富,不容易被身體所消化,有助於餐後降低血糖波動,減少胰島素分泌,可以抑制脂肪堆積。

用全穀物(燕麥、全麥麵包藜麥蕎麥面)代替精製主食(白麵包、白米飯),身體要花費更多熱量進行分解,飽腹時間會更久。研究發現,進行全穀物飲食6周後,體內炎症水平下降了,腰圍會變小,健康指數提升了。

5、減肥,一定要保留住更多肌肉。

肌肉是身體寶貴的組織,是身體代謝的引擎,還能支撐起皮膚,避免減肥後皮膚鬆弛、垮臉問題。不僅如此,同樣體重,肌肉多的人看起來更瘦、更有線條。

很多人減肥期間選擇了錯誤的方法,導致肌肉大量流失,基礎代謝值也會下降,就會變「易胖體質」。肌肉每減少1kg,每天少消耗 13-22大卡,一年可能多囤 1.5-2.5kg脂肪

想要提升肌肉量就要從多個方法入手,比如:加強力量訓練,每周3次 全身力量訓練(深蹲、硬拉、臥推、引體向上),同時補充優質蛋白(雞胸肉、雞蛋深海魚三文魚等),避免過度節食,而要吃夠基礎代謝值,才能避免身體陷入飢荒,導致肌肉的損耗。

6、減肥不是一段時間的沖刺,而是生活方式的改變。

減肥後想要遠離反彈困擾,就要把健康的習慣融入生活,而不是恢復減肥前的不良習慣。那些維持體重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管住嘴、邁開腿,保持熱量平衡,身體會逐漸適應「瘦子模式」

當你開始不愛吃油膩、高糖食物的時候,當你養成運動的習慣後,享受汗水帶來的暢快感的時候,你會發現維持身材並不是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