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減肥,要警惕隱性肥胖

什麼是隱性肥胖?

隱性肥胖(又稱「正常體重肥胖」),指的是體重指數(BMI)在正常范圍內(18.5-24.9),但體脂率超標(男性≥20%,女性≥30%)的情況。這類人外表不顯胖,甚至偏瘦,但內髒脂肪堆積、肌肉量不足,健康風險可能比顯性肥胖更高。

所以,我們一定要警惕這些隱性肥胖。

如果你的體重正常,但是腰圍超過了90cm(女士超過80cm),那麼很可能是內髒脂肪超標了。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體重標准,但是身材松松垮垮,看起來很虛胖,可能是肌肉量少、脂肪量超標的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隱性肥胖?有幾個原因:

1、30歲後肌肉每年減少1-3%(少肌症),基礎代謝值會下降,若缺乏鍛鍊,隨著肌肉的流失,脂肪會逐漸取代肌肉。

2、久坐不動,缺乏鍛鍊,那些每天靜坐>10小時的人群,活動代謝不足,腹部脂肪更容易堆積起來,內髒脂肪風險增加30%。

3、愛吃油炸食物、膨化食物導致過量反式脂肪攝入,內髒脂肪容易堆積起來,而長期高碳水飲食、高糖分飲品導致細胞胰島素不敏感,脂肪更難被分解。

4、經常壓力過大,導致皮質醇升高,很多人會通過暴飲暴食來釋放壓力,這會進一步促進腹部脂肪堆積。

如何應對隱性肥胖?

1、調整飲食。遠離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少吃油炸食物、高糖分食物,日常飲食要遵循少油少鹽少糖,食物以輕加工方式為主,比如清蒸魚、白灼蝦白灼菜心、蒜蓉炒時蔬代替紅燒肉、糖醋魚等菜式,才能更好的控制熱量攝入,降低隱性肥胖的風險。

主食方面用全穀物粗糧代替精製主食(白米飯、饅頭、包子等),提升高纖維蔬菜的攝入量,可以補充膳食纖維,延長飽腹時間,更好的控制血糖,抑制脂肪堆積。

2、加強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以提升肌肉量,肌肉可以儲存更多糖原,減少內髒脂肪堆積。因此,健身的時候不用只做有氧運動,而要加入力量訓練,可以利用啞鈴、礦泉水瓶進行負重訓練,動作可以選擇深蹲、臥推、推舉、劃船、伏地挺身等,以此強化身體肌群,提升基礎代謝值。

3、避免久坐不動,減少久坐時間,主動起來活動。坐著一小時就起來活動5分鍾,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提升活動代謝。每天步行數在8K步以上,可以抵禦久坐帶來的傷害,

4、保持樂觀心態。學會釋放壓力,調節皮質醇水平,減少壓力性進食。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去爬山,找朋友傾訴,去唱K來釋放壓力,這樣可以減少暴飲暴食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