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導致以內脂肪積聚過多達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種多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這種潛在的疾病表現為不良的正能量平衡和體重增長。然而,由於肥胖者不僅在儲存的過量脂肪數量方面有差別,而且在體內脂肪的分佈部位方面也有較大差異,因此肥胖病雖是常見的多發病,但目前尚沒有一個世界統一規範的診斷標準。原則上檢驗肥胖就是檢測體內的脂肪總量和脂肪的分佈情況。
1 肥胖的判定標準
●1.常用最簡便的方法是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標準體重20%以上即認為是肥胖。其中>10%為超重,20%~30%為輕度肥胖,30%~50%為中度肥胖,50%以上為重度肥胖,>100%為病態肥胖。
標準體重(standard body weight) 三個常用的計算標準體重的經驗公式是:
①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簡便、實用;
②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更適合亞洲國家採用;
③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 ×0.9。
但由於單純的體重測量並不能充分反映體內的脂肪含量,因此較多文獻中採用BMI、WC或WHR判斷是否肥胖,其臨界值目前各國並不統一,主要根據參照人群的統計數據及測定指標與健康危害的相關程度來進行確定。
●2.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kg/m2) 簡便、實用、該指標考慮了身高和體重兩個因素,常用來對成人體重過低、體重超重和肥胖進行分類,且不受性別影響。
BMI(kg/m2)=體重(kg)÷身高的平方米(m2)
根據它推測的體脂百分量,與用金標準水下稱重法所測得的結果,有較好的相關性。但是對於某些特殊人群如運動員等,BMI就難以準確反映超重和肥胖的程度。
WHO(1997年)建議標準是:BMI在18.5~24.9為正常範圍,>25為超重,>30為肥胖。此建議已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
但由於亞洲人體型偏小,不適宜用BMI在18.5~24.9的世界標準來衡量。如BMI為24.9時,日本人的高血壓危險已經增加3倍;在美國的日本人,BMI>23是,心血管疾病危險開始明顯增加;香港地區的中國人,BMI在23.7時,死亡率最低,再高時便開始上升。 2000年亞太地區會議提出了新的亞洲標準認為:BMI在18.5~22.9時正常水平,大於23時為超重,大於30時為肥胖。
亞洲人的正常BMI上線比歐美人要低2個指數。但有關專家認為,中國人雖屬亞洲人種,BMI的正常範圍卻應比亞洲標準低些,因為中國人的肥胖有兩大特點:體型小、指數小;肚皮大、危害大。
體型小決定了中國人的體質指數的正常上限要低些。 2001年中國肥胖問題專家組根據流行病學心血管並發症與體重關係的研究的建議,提出:
【中國成年人體質指數】
輕體重:BMI<18.5
健康體重:24≥BMI>18.5
超重:24>BMI≥28
肥胖:BMI>28
●3.腰圍(waist circuit, WC) 腰圍測量是一種簡便實用的方法,可用來確定腹部脂肪分佈引起肥胖相關疾病危險度增高的體重超重者。
測量方法: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30cm,測量者取被測者髂前上棘和第十二肋下緣連線的中點,水平位繞腹一周,皮尺應緊貼軟組織但不壓迫,測量之精確到0.1cm。腰圍與身高無關,但與BMI和WHR緊密相關,是腹內脂肪量和總體脂的一個近似指標。
【標準腰圍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2-11(cm),
女性:身高(cm)÷2-14(cm),±5%為正常範圍
中國肥胖工作組標準:男性腰圍≥90厘米為肥胖,女性腰圍≥80厘米為肥胖
另外:
標準胸圍=身高×0.51(如:身高160cm的標準胸圍=160cm×0.51=81.6cm )
標準腰圍=身高×0.34(如:身高160cm的標準腰圍=160cm×0.34=54.4cm)
標準臀圍=身高×0.542 (如:身高160cm的標準臀圍=160cm×0.542=86.72cm)
●4.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 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 WHR的臀圍,為經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測得的身體水平周徑。
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約在0.67~0.80;男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約在0.85-0.95之間。
一般認為,WHR超過0.9(男)或0.8(女)可視為中心性肥胖,但其分界值隨年齡、性別、人種不同而不同。目前有用腰圍代替腰臀比來預測向心性肥胖的傾向。
●5.脂肪含量按體內脂肪的百分量計算,男性>25%、女性>30%則可認為肥胖。
●6.腰圍身高比(waist/height ratio, WHtR)並非對肥胖的判斷標準。但其意義在於,脂肪堆積於腰部,對人體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水平產生影響,進而導致心髒病、糖尿病和中風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增高,影響人的壽命。
●7.皮膚皺褶厚度測量對於均勻性肥胖者來說,以脂肪厚度判斷的肥胖程度與用BMI判斷的肥胖程度大致相同。測量皮下脂肪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體內的脂肪含量。
但許多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脂肪分佈類型者不能用同意公式估計體脂含量,據推測的結果與水下稱重法測得的結果有較大差別。此外,該測量方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8.其他指標密度測量法(多采用水下稱重法),是多年來測定體脂量的“金標準”。此外,還有稀釋法、體鉀測量法、阻抗測量法、傳導法、中子激活法等。均可較精確地推算出體脂量,但這些方法需要專門的測量技術,更適用於科研。
本文為減約專家蘭粟善作品,歡迎分享,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圖/減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