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背部訓練,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各式劃船:槓鈴劃船、啞鈴劃船、坐姿劃船等,以及引體向上等動作,但是無論哪個動作,很多人都存在同樣的問題:「手臂很酸,背部無感」。這是什麼原因?
我們在日常訓練用語中,常說:「練推必練拉」,推當然指臥推,拉則指練背的一系列動作,這樣做是為了肌群的平衡。但畢竟這只是通俗用語,背部訓練用「拉」似乎並不是那麼貼切。
「拉」與「劃」的分辨
一說到「拉」,我們通常會使用肱二頭肌以及小臂肌群為主要發力肌群,這是生活習慣問題,因為手臂的力來的更加直接,更加方便。這也是為什麼新手在使用背部動作時手臂很酸,背部無感的原因,因為他的生活習慣導致他不熟練使用背部發力,即使教過他後,仍然不盡如人意,這是由於手臂肌群的優勢相比背部肌群大很多,這樣背部訓練效果自然就會大打折扣,但是這似乎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階段。
在我看來,用「劃」比「拉」來得更加貼切,所以我們稱動作名稱為「劃船」而不是「拉槓鈴」、「拉啞鈴」等等的名稱。同樣是通過我們的力量讓重物靠近身體,「劃」與「拉」到底有什麼區別?外在相似,核心有別,「劃」的動作中只是讓手臂作為「力的傳遞者」,而「拉」則是讓手臂成為了「力的使用者」。要把「拉」化作「劃」,力的位置擺放很重要,所以我們可以先通過重物的位置不同來感受發力的不同,具體如下面的操作:
- 首先准備一根彈力繩(啞鈴或者人工施力都可),將其握於手中,身體姿態呈槓鈴/啞鈴劃船狀,然後進行單臂劃船動作,如下圖:
- 其次,將彈力繩置於肱骨後側,身姿不變,進行劃船動作,如下圖:
這兩者就是「拉」與「劃」的轉化,細心的讀友可以發現,前者很容易讓肱二頭肌發力,而後者則更傾向於把背部收緊。這個動作可以反復多次,讓身體形成記憶。
其實,在背部訓練中,還有一個動作能夠很好的詮釋「劃」,那就是「直臂下壓」,手肘角度的相對固定使這個動作變得較為孤立,最多利用脊椎屈曲,斜方肌借力(至於如何避免斜方肌的借力,以後的文章會寫到),所以能夠很好的感受背部收縮的感覺,把這個動作的發力原則用於其他背部訓練動作,是可取的。
我們健身中使用的助力帶,一方面是避免我們訓練時握力的不足而導致訓練無法進行,另一方面則是減少手臂的發力。但是我建議助力帶不要運用在整個訓練過程中,以防影響握力的發展,在大重量時使用,能夠讓你事半功倍。
當然,目標不同,方式不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要不要借力,什麼時候借力,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