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一次肩做各種推舉,一種推舉上百個,力竭還要繼續做。這樣的練法你覺得能把肩練寬嗎?
技巧和方法很重要,如果連肩部結構都不清楚,是不可能的!要讓肩連續6周一直變寬,從此告別窄肩,這樣的練法就必須試試!
不管你的手臂、胸部或背部有多大,只要肩膀不發達,那麼上半身就是不完整的。相信你已經試過練出大肩的方法,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和大把的汗水在自己的三角肌上,但結果卻令人失望。
了解肩膀的解剖結構
肩膀由三塊主要的肌肉組成的,我們稱之為三角肌,它們看起來是這樣的:
發展這個肌肉組的三個肌肉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其中一個弱了,會帶來明顯的薄弱。
在大多數情況下,三角肌中束和後束需要更多的刺激,因為三角肌前束在練胸日中會帶到,沒有人會錯過練胸日,但練胸不能充分地訓練其他兩個頭。
有效肩部訓練的科學原理
大多數人在肩部訓練中都會犯的兩個錯誤是:
1. 把注意力放在錯誤的肩部動作上。
過分關注器械和孤立動作,這在訓練飽滿三角肌時反而是次要的。
2. 過分專注於高次數訓練。
這會阻礙身體各個主要肌肉群的生長,對肩部這樣的小肌肉群尤其有問題。曾經在健身房裡用各種肩部器械進行訓練,認為較小的肌肉群對較輕的重量和較高的次數反應更好。
關於力量訓練和增肌,最重要的一課是強調復合做工和負重(1RM的80%到85%或更高),訓練效果就越好。需要一點訣竅,專心和耐心。
強化肩部訓練的策略也非常簡單:
1. 在肩部訓練中專注於負重。如果想讓肩膀變得更大更強壯,訓練次數可以增加一組4到6次或者5到7次的范圍。
2. 專注於做能夠安全地使用漸進超負荷的肩部動作。增肌的首要規則是漸進超負荷,也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槓鈴上增加重量。當然,某些動作並不適合漸進超負荷。例如,直立劃船會增加肩峰撞擊的風險。頸後推舉也是危險的。
肩部訓練的另一個方面是必須做正確的訓練量,或者說每周做的頻次。當做大量的力量訓練時,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一般規則是這樣的:
- 每個動作用到重量越大,每周做的次數就越少。
- 更大的重量需要更多的恢復時間,意味著每周多做了,就要冒著過度訓練的風險。
最好的肩部動作
和其他肌肉群一樣,可以選擇很多肩部訓練動作,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必要的。
1. 坐姿或站姿的硬力肩推
槓鈴和啞鈴推舉是最有效的肩膀訓練方法,雖然它注意訓練前束,同時也會練到其他兩個,讓你在不受傷的情況下推起負重。
肌電圖研究顯示,啞鈴推舉比槓鈴推舉更能激活肩部肌肉,但效果微乎其微,肌電圖數據也不太可靠。實際上,不能說啞鈴推舉會比槓鈴推舉更好,反之亦然。
就像臥推一樣,啞鈴和槓鈴是互補的,可以把兩個動作都納入日常訓練中。兩者都需要力量和穩定性,會有很好的訓練效果,建議可以兩個動作交替使用。
做6到8周的大重量槓鈴推舉,接著6到8周的大重量啞鈴推舉。還有兩個硬力肩推的變式動作——站姿和坐姿。硬力肩推(也被稱為過頭推舉)比坐姿推舉要難很多,越難通常也意味著越好。肌電圖研究也發現這一點,硬力推舉比坐姿更能激活肩部肌肉。
也就是說,站姿硬力推舉也需知道兩個缺點:
- 1RM的重量會減少。
- 當試圖推負重是1RM的80%及以上時,必須要更加小心。
站姿推舉比坐姿推舉對下背部和核心的壓力要大得多,意味著不能推起那麼大的重量,如果姿勢不正確的話,受傷的風險會更高。這些缺點尤其適用於站姿啞鈴推舉,它並不適合用大重量。
所以,過頭推可以成為更好的全身動作,如果想讓肩膀承受最大的負重,坐姿推舉可以滿足你。交替做站姿硬力推舉和坐姿啞鈴肩推。同時每周做一些深蹲和硬拉,就不需要過分訓練下背部。
2. 阿諾德推舉
阿諾德推舉是傳統啞鈴推舉的一個變式,但增加了運動范圍。
3. 啞鈴前平舉
啞鈴前平舉是集中刺激三角肌前束的動作。
4. 啞鈴側平舉
啞鈴側平舉是訓練三角肌中束最有效的動作,中束需要有針對性的訓練來跟上前束的飽滿程度,單靠推舉是無法達到的。
5. 啞鈴後平舉
三角肌後束是三個肌肉束中最小最薄弱的,不應被忽視。如果想要「立體」的肩膀,那麼需要訓練三角肌後束。啞鈴後平舉就是一個很好的動作。
6. 槓鈴後肩劃船
槓鈴後肩劃船是另一個針對三角肌後束的很好的動作。
7. 繩索麵拉
面拉是加強三角肌後束和肩袖肌肉的一個很好的動作。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槓鈴過頭推舉 4 8-12
阿諾德推舉 4 12
啞鈴前平舉 4 12-15
啞鈴側平舉 4 15-20
啞鈴後平舉 4 15-20
槓鈴後肩劃船 4 8-12
這就是練肩的全部內容,在可以做的幾十個動作中,這7個是可以練出強壯、豐滿、功能性肩膀所需的動作。關鍵不只是做上面的練習,而是在動作上漸進超負荷。讓自己在身體的前方、側面、後方都有顯眼的肌肉。你做好告別窄肩的准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