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睡前8點後吃東西,真的更容易讓人發胖?

「比起一天中的其他時間,睡覺前吃東西,更容易讓人發胖」這樣的說法,大家肯定都曾聽說過,甚至對此深信不疑吧!尤其是一些想要減脂瘦身的小夥伴,過了晚上8點就算餓得飢腸轆轆,也因害怕長胖而不敢吃東西…

但問題是,究竟為什麼相同的食物,晚上臨近睡前吃就更容易讓人發胖,而白天吃就沒事?這背後是否有扎實的科學依據支撐呢?

01

睡覺時身體不活躍,消耗能量較少

首先,在睡眠過程中人體處於相對靜止、不活躍的外在狀態,從而使不少人想當然地認定:比起白天,睡覺時的新陳代謝會顯著減緩!這麼一來,如果在睡前進食,所攝入的熱量無法像白天那樣,被身體快速消耗掉的;就更容易堆積體內,轉化為脂肪!

這種說法乍一聽好像特別有道理,但實際上,相關權威研究已經表明:比起白天清醒時,身體在睡眠過程中,新陳代謝的變化幅度非常之小,甚至可以說毫無變化!那主要因為在睡眠過程中,髒器仍在運作——心髒在跳動,肺部在呼吸,甚至大腦功能都非常活躍…而這些髒器的運轉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新陳代謝也並不會有顯著減緩!

02

晚間胰島素水平更高

另一種理論則是「晚間體內胰島素水平較高,導致晚上所攝入的食物,比白天更容易轉化為脂肪、堆積體內」。

一方面,在晨起上午階段,體內的胰島素水平確實處於一天中的最低水平,遠低於晚上睡前。但另一方面,到了中午下午(也就是大部分人攝入大量食物的時間段),胰島素水平幾乎與晚間睡前無異。因此這樣的理論在實際生活中,也並不成立!

03

晚間攝入主食碳水,更容易發胖

此外,「晚間攝入主食碳水,更容易導致肥胖」的說法,大部分人肯定也聽說過!

眾所周知,碳水化合物是我們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進入體內後一部分會轉化成糖原,作為能量儲備,支持人體運作;而只有多餘過剩的部分才會以脂肪的形式堆積起來。

之前,我們就已經提到過,晚上人體的新陳代謝、能量消耗並沒有顯著的變化或減緩。因此只要一整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超標,不管是在哪個時段吃,都不會產生顯著的不同;也不存在「晚上攝入主食碳水,更容易發胖」的說法!

04

總結

歸根結底,「到底是否會發胖」主要是由一整天的熱量攝入、消耗情況所決定的,具體吃東西的時間段並不會對此產生顯著影響!如果你攝入的熱量遠超消耗,即使都在白天進食,也照樣會長胖;反之亦然!

在實際生活中,之所以會存在「晚上吃東西,更容易發胖」的情形,主要還是因為很多人往往會選擇油膩、重口的食物做夜宵,最終導致熱量攝入過剩,轉化為脂肪;而並不是因為進食時間。

對於有此類壞習慣的小夥伴,確保三餐規律,改掉吃夜宵的習慣當然是最理想的。但如果因為工作忙碌、錯過了晚餐時間,那麼晚點正常進食即可,千萬不要因為所謂的「8點後吃東西會讓你發胖的」的理論,而忍飢挨餓。畢竟100卡路里的食物,晚上吃仍是100卡路里,並不會一下變成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