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核心肌肉=腹肌?
一提到核心肌肉,很多人會把它等同於腹肌。
但實際上,腹肌(包括腹直肌、腹斜肌等)確實為核心肌肉群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包括膈肌、腹橫肌、盆底肌,還有背後的豎脊肌、多裂肌等一系列位於我們中央軀干位置的肌肉,都屬核心肌肉的范疇。
02
休息幾個月後,如何恢復訓練?
在疫情期,幾乎所有小夥伴都宅在家裡,好幾個月去不了健身房。那麼幾個月沒訓練了,再重新訓練時,記得注意以下3個關鍵事項。
1、降低強度:將訓練動作的負重,較之前約降低10%,循序漸進,讓肌肉逐漸適應。與此同時,你的力量能力也會慢慢回歸,但一定要注意安全訓練很關鍵。
2、適當減少訓練量:在恢復訓練的第一個月,我們推薦大家在每組訓練時,不要重復動作到力竭。在感覺快要力竭前便停止,一般來說每組少做2—4次,保證動作的質量,而不是追求數量。同時,這樣做也可以緩和肌肉過度疲勞,讓恢復訓練相對變得輕松點。
3、不要盲目追求肌肉酸疼感:有不少小夥伴覺得健身後只有肌肉非常酸痛,才代表練得有效,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相反的,研究發現,肌肉酸疼實際上很大程度代表著訓練表現退步。而在恢復訓練中,盲目追求練到肌肉酸痛,更會讓大家適得其反,甚至傷病纏身。
03
訓練量越大=增肌效果越好?
訓練量與增肌效果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關系;但真的就是所謂的訓練量越大,肌肉增長就越多嗎?其實不然。許多人在提升訓練量的時候,並不能保障高質量完成,因此多做的那幾組訓練其實於增肌而言,效果並不明顯。
這里我們推薦,在強度正常的情況下,控制每周每部分肌肉訓練10—25組。在這個訓練量范圍內,肌肉可以在運動中最佳發揮,在運動後充足恢復,從而使得增長效果也最為理想。
04
繩索側平舉vs啞鈴側平舉
通常,肌肉受力時長與訓練效果緊密關聯。那麼,我們就來分別看一下,在用繩索進行側平舉訓練時,整個動作過程中,我們的肌肉都是均勻受力的;而在用啞鈴做側平舉時,在開始階段,肌肉幾乎感受不到任何壓力。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些小夥伴在做啞鈴側平舉過程中,錯誤地甩動手臂,那麼整個動作中,肌肉不會有一點受力、激活的效果,訓練也就白費了。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比較建議大家選擇繩索進行側平舉訓練。
05
為什麼側平舉舉到90度最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在做側平舉,常常建議舉到手臂與肩膀呈90度時停止動作,而不是舉到70度或者110度呢?
其實,當手臂向外側展開的角度不同時,發力的肌肉部位也是不同的。在0-15度時,發力的是肩胛下肌;在15-90度時,發力的為內三角肌;而當大於90度時,則是上斜方肌來主導發力了。而同時,不難看出在整個動作過程中,三角肌中束的發力涵蓋區域最廣,因此將側平舉設計用於訓練三角肌中束,舉到90度停止也是最為符合邏輯的。
06
如何做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無疑是健身房中最常見的一個訓練動作,它主要能激活、強化我們的胸肌、前三角肌和肱三頭肌等。下面,大家就來檢查一下,自己的伏地挺身做得對嗎?
首先,預備姿勢:雙掌、腳尖撐地,呈平板支撐姿勢。注意手臂垂直於手掌,並且收緊臀部與核心肌肉,呈輕微的骨盆後傾姿態,確保身體呈一條直線。這里,如果大家感覺雙掌撐地不舒適,可以改用握拳撐地;而如果覺得雙腳支撐做伏地挺身太難,也可以改用膝蓋支撐,降低難度。
然後,在正確地設定好預備姿勢,確保雙手朝前,間距略大於肩寬,便可以開始伏地挺身練習了。在動作過程中,緩慢、控制地屈臂向下,在確保姿勢正確的情況下,盡量將身體降到最低,以保證肌肉被大范圍激活起來。然後伸直手臂推起。注意整個過程中,只用手肘的彎屈、伸展來控制動作,其他部位保持穩定不動。
07
平躺式臥推vs上斜式臥推vs下斜式臥推
在健身中,臥推可以說是最受大家青睞的上身力量訓練動作之一了。但是,在進行臥推訓練時,有許多人常常會調整、變化躺椅角度,這中間究竟有什麼學問呢?
首先,平躺式臥推可以比較綜合、均勻地激活、強化上、下胸肌,肱三頭肌和前三角肌。
上斜式臥推,對於上胸肌與前三角肌的激活效果最強,而對於肱三頭肌的激活,則屬3種不同臥推模式中最弱的。
下斜式臥推,則對下胸肌與肱三頭肌訓練效果最佳,但無法很好訓練、調動起前三角肌。
08
平躺vs弓背
在做槓鈴臥推時,我們到底應該平躺於長椅上,還是弓背躺於上面呢?
首先,值得了解的是,槓鈴在臥推時最理想、高效的運動軌跡應該是垂直上下,將水平運動最小化的。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在平躺姿態下,手臂垂直舉起槓鈴時,與胸部距離較遠,上下推舉時,槓鈴必須來回遊走才能完成動作。
而在弓背的情況下,胸部與舉起手臂幾乎呈垂直狀態,大大縮小了槓鈴的水平運動,得以接近理想狀態下的垂直上下模式。所以你現在知道怎麼選麼?
09
坐姿繩索劃船究竟練哪兒?
坐姿繩索劃船是一個非常高效的背部訓練動作,有的人說它有利於練背闊肌,也有的人說它可以強化斜方肌,那麼它究竟是練哪部分肌肉呢?
其實,這和大家在動作中,手臂的角度大有關系。當手臂比較靠近軀體時,動作的主要發力部位就是位於背部中下方的背闊肌;而當手臂向兩側外展,遠離軀體時,主導發力部位則變為頸背相連處的斜方肌了。因此,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訓練目的,自由選擇這兩種方式。
10
深蹲對膝蓋有害?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聽說過,深蹲會加速膝關節老化,對膝蓋有害的言論。那麼,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我們到底還應不應該做深蹲呢?
實際上,研究發現,那些多年進行力量訓練(包括了深蹲)的人們,相較普通人,膝蓋並沒有任何異常的退化。相反,通過訓練,他們的膝蓋軟骨組織厚度增加,對保護膝蓋、延緩膝關節退化有重要作用。所以,不要再聽信那些「深蹲對膝蓋有害」的謠言了,放心、盡情地深蹲吧!
11
深蹲,究竟蹲多深?
深蹲到底應該蹲多深?是蹲得越深越好嗎?
實際上,深蹲的深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准,不同幅度的深度都有其各自的訓練意義,大家應該根據自身情況與訓練目標,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首先,在具備較好的腳踝靈活性的基礎下,進行大幅度的深蹲,能夠最好地調動、激活臀大肌與股四頭肌,同時較大的動作范圍也有利於力量的強化。
再者,蹲到與膝蓋齊平,對於肌肉綜合激活效果很好,尤其是對股四頭肌的激活效果最強。
最後,比較淺的深蹲能夠訓練、強化肌肉在特定長度下的力量,對於一些運動員提高短跑、跳躍水平有著很大幫助。
12
史密斯深蹲vs槓鈴深蹲
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史密斯機里做深蹲與普通的槓鈴深蹲有什麼區別呢?
這里我們就用一個形象的比喻,給大家解釋一下吧!史密斯深蹲就好像用尺子畫直線,而槓鈴深蹲則像徒手畫直線。為什麼這麼說呢?
那是因為,在做史密斯深蹲時,史密斯機就扮演著尺子的角色,而槓鈴就像筆。只要大家發力,即使發力方向不是垂直的,槓鈴也會照著設定的軌跡垂直移動。正因如此,史密斯深蹲對身體控制平衡能力要求較低。
而另一方面,普通槓鈴深蹲沒有任何輔助,就好像徒手畫直線一般,大家需要自己控制方向、力度等。因此,在動作過程中,必須保持重心穩定、身體平衡,並且垂直向上發力以確保槓鈴的運動軌跡是正確的,動作難度相對也就較大。
13
硬拉緩解腰部傷痛?
假設大家有腰疼症狀,你有想過硬拉訓練可以幫你顯著緩解腰部傷痛嗎?想必許多人都無法相信吧!
但實驗研究證明,科學、規律地進行硬拉訓練可以強化豎脊肌,有效減緩腰疼症狀,使那些常年受腰疼困擾的患者,生活質量獲得明顯改善。
14
正確的硬拉預備姿勢
在健身房中,大家可能看到過許多不同的硬拉預備姿勢,是不是有許多小夥伴其實很困惑,究竟哪種姿勢是正確的呢?
實際上,硬拉預備姿勢是因人而異的,可能你看見過的不同姿勢其實都是正確的。大家必須在訓練中,摸索尋找最適合自己、能最有效發力的姿勢。
通常,對於身高較高的人來說,臀部位置會比較高,身體較為前傾;而對於較矮的人來說,臀部位置較低,身體較為靠後。
15
硬拉、深蹲,你有混淆嗎?
硬拉、深蹲都是非常常見、高效的下肢力量訓練動作,但是在練習中,你會混淆兩者的動作要領嗎?
首先,在做硬拉時,身體較為前傾,注意腰背部收緊挺直,槓鈴上下活動軌跡,應保持在肩膀後方,與腳掌中央垂直。而不能像做深蹲那樣,身體比較直立,導致腰部彎屈,且槓鈴在肩膀前方。
在做深蹲時,身體不能過於前傾,腰部微微彎屈,槓鈴與肩膀處於同一直線,重量均勻分布於身體中央。而不能像硬拉那樣,身體過於前傾,導致腰部大幅度彎屈,同時重量多分布於身體前側。
16
好身材無法一夜練成
有一些小夥伴,開始健身時,拚命節食、運動,甚至一天拍N張自拍檢查變化,試圖以最快的速度練出完美身材。而最終,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放棄了。
實際上,我們一定要在最開始就做好心理准備,健身是個長期工程,養成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的好習慣,身材變化自然會逐漸呈現出來。
17
深蹲如何讓臀部發力?
如果有小夥伴找不到深蹲,收緊臀部發力的感覺,那麼把自己的身體想像成一個夾子,可能會有所幫助。
當你下蹲時,想像臀部如夾子般夾緊,夾子的兩端便是你的膝蓋,向外打開。而當你站起時,膝蓋就如同夾子兩端那樣內收還原,同時臀部放鬆。
18
你減掉的脂肪去哪了?
大家有沒有想過,當你健身、減肥時,那些減掉的脂肪究竟去哪了?
首先,通過健身運動、減少飲食攝入等方法,我們的身體會處於熱量赤字狀態。此時,人體的脂肪細胞甘油三酸酯會逐漸分解,轉化為能量,被身體消耗,以支持身體正常運作。
最終,所分解、轉化的脂肪中,有84%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我們呼出,另外16%則通過排尿、排便、流汗等途徑排出。
19
晚上攝入碳水會變胖?
有些人可能會告訴你,晚上6點以後就不能吃主食、碳水了,不然那些吃進去的碳水就會變成脂肪,長在你身上。
其實,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只要在整體上,飲食熱量合理,營養均衡,無論何時吃什麼,都是可以的,也不會使你長胖;並不存在某個時點後,就一定不能吃碳水的說法。
20
深蹲預備站姿
如果有小夥伴總不清楚深蹲預備站姿到底應該怎樣,那麼把自己的骨盆想像成一個裝滿水的水桶吧!
在正確的站姿下,骨盆位置中立,水桶穩穩當當,不會漏水。如果過於弓背,骨盆則會呈前傾狀態,此時水桶的水會向身前溢出。而如果後於地彎屈腰部,骨盆則會呈後前狀態,此時水桶的水會朝身後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