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多人可能一直在與肥胖作斗爭,有的人想要練出腹肌卻難於上青天,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無法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的?是基因?還是另有原因?
科學研究已知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起源於約八千萬年前,其新陳代謝機制的形成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解決食物匱乏以及不得不進行體力活動的問題。4萬~5萬年來我們的基因所編碼的信息基本保持不變,因此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現代人的細胞程序仍然是為不穩定的食物供給和持續不斷地體力活動而編寫的。
本文提要:
- 想要填飽肚子,就要為此奔波
- 基因與我們的肥胖有關聯嗎
- 如何應對肥胖問題-能量平衡
想要填飽肚子,就要為此奔波
前言中有提到,大部分現代人的「細胞程序」仍然是為了在不穩定的食物供給與持續不斷地體力活動而編寫的。遠古時代的人們必須要進行打獵繁重的體力勞動才能獲得食物,而今天的世界和遠古時代完全不同,不僅出行便利,而且食物的獲得方式也更加便利。並且網上購物可以使人長期足不出戶。所以只要人們不主動進行運動或者體力活動就會很快的成為超重大軍的一員。這也是導致人們肥胖的原因之一。
基因與我們的肥胖有關聯嗎
一些科學家認為,在極端的情況下,基因的影響可以占到80%。但是,引起超重的基因只有在食物供給充足的情況下才會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基因和環境這兩個因素必須要相互配合,才會使人變胖[1]。
舉個例子:一個人是易胖體質,卻必須長期生活在荒漠中,食不果腹,那麼他體內的發胖基本就幾乎不會發生作用。相反,一個人是易瘦體質,卻生活在到處都是快餐和便利的生活環境中,每天久坐少動,長期以往他還是會長出多餘的脂肪。
還有另一個經常被我們認為會對減脂有幫助的信號分子——瘦素。只有一項研究證明了力量訓練者的體脂率與瘦素有關系。要不然我們早就把瘦素作為外源性藥物服用了,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超重人群,但實際上處於各種原因瘦素在肥胖者身上的效果並不明顯。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由於脂肪細胞的不斷縮小,會減少瘦素的合成,並且會將少量瘦素通過血液帶到大腦特殊區域產生信號,這個信號會導致人們的食慾會被強烈激發,越來越嘴饞。一段時間後人們就會幾乎無法抵抗[2]。所以,我們要長期穩定減脂效果就必須仔細處理”敵人”(旺盛的食慾)與”盟友”(飽腹感)之間的關系。
如何應對肥胖問題-能量平衡
我們如果想要控制自己的體重就需要達到能量的平衡,或者製造出熱量缺口。
其中最好的辦法就是高強度,大容量的運動與體力活動與合理的飲食。很多人會感覺運動後會很餓,但是事實上這種飢餓是發生在我們運動訓練結束後而不是訓練中,所以我們大可放心。也有實驗證明高強度,大容量的運動會抑制我們的食慾,而且在男性身上比女性身上要好[3]。
這里提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是這樣的:A組受試者運動吃早餐,B組受試者不運動不吃早餐。兩組都在同一時間段進食自助餐,A組不僅通過運動消耗了熱量,在攝入食物時也沒有比平時攝入過多的熱量。但是B組受試者攝入的熱量卻比A組攝入的多得多,超過了A組的總熱量。
所以我們如果要減肥或是維持體重,高強度大容量訓練的確是個好方法。無法做到的人群也可以在每天的生活當中加入一個小時的運動或是體力活動。但是最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能量的平衡,如果能量無法平衡,超重是必然的事。
我是佛系老派健身,感謝您的關注。有任何問題可以下方留言,我會逐一為你解答
參考文獻:
[1] Müller wieland , d . ernährungsweisen : lifestyle oder genetik ? diabetes und stoffwechsel , 2005
[2] Wynne , k.,et al. appetite control j endocrinol , 2005
[3]Pomerleau . m , et al , effects of exercise intensity on food intake and appetite in women am j clin nutr,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