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能做100個伏地挺身,為什麼做不了一個完整的引體向上?

大家好,我是悠米。

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屬於兩個不同類別的動作。

可以肯定的說:即便你能做100個伏地挺身,也不一定能夠做好引體向上。

簡單的從動作難度上看,引體向上就比伏地挺身要難很多。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做不好引體向上呢?又該通過哪些方法來改善呢?

1.關於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

①伏地挺身

通過雙手、雙腳支撐於地面,經過屈臂下壓,再到向上撐起身體回位。

經過反復訓練,能夠刺激到胸肌、肱三頭肌、肩部前束以及腰腹核心肌群。

具體操作:

雙手支撐於地面,與肩同寬,雙腿向後伸直並攏,腳尖撐地。

收緊腰腹核心,將背部挺直,臀部向下回收。

開始屈臂下壓,直到胸部貼地時停止,然後再起身回位重復動作。

②引體向上

通過雙手握住單槓,利用背部、手臂力量,將身體拉至最高位,再下放身體回位。

經過反復訓練,能夠刺激到背闊肌、斜方肌中下部、大圓肌、小圓肌、岡下肌等背部肌肉,還能附帶練到肱二頭肌和前臂肌群。

具體操作:

向上跳起,雙手握住單槓,兩側手臂伸直,雙腿向後勾起。

收腹挺胸,開始用力向上拉起身體。

直到胸部貼槓時停止,然後再下放回位重復動作。

2.能做好伏地挺身,為什麼做不好引體向上?

通過上面的對比發現: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本質上屬於兩種不同類型的動作。

①操作模式不同

伏地挺身是在地面操作,完成屈膝下壓、直到起身回位的過程。

而引體向上處於懸空狀態,完成上拉、下放身體的過程。

②動作難度不同

伏地挺身有雙手、雙腳作為支撐點,同時還有腰腹核心及背部作為輔助支撐。

而引體向上只能依靠手臂拉住身體重量,沒有任何支撐點。

對比而言,引體向上對手臂力量要求更高,而伏地挺身中,手臂力量只是作為輔助發力。

③針對肌肉群不同

伏地挺身,它主要針對的是胸肌,輔助刺激到肱三頭肌和肩部前束。

而在引體向上中,主要發力肌群是背部肌肉,輔助發力肌群是肱二頭肌,而前臂和雙手握力也是維持動作的基本要素。

所以練再多的伏地挺身,也練不到背部肌肉和肱二頭肌。更重要的是伏地挺身根本提升不了:前臂力量和雙手握力。因此伏地挺身對引體向上的幫助很小。

3.如何訓練引體向上?

①提升雙手握力及前臂力量

引體向上的第一步就是要:握住單槓。

如果你剛剛握住單槓,就感覺要手指打滑或者前臂發酸,那麼你就很難再繼續向上拉起身體。因此針對握力和前臂,需要放在首要訓練點。

這里可以通過一個動作來強化:農夫行走。

具體操作:

雙手握住啞鈴,收腹挺胸,腰背挺直。

開始向前邁出左腳,然後再邁出右腳,這樣一直向前走動。

到最前方位置時,再原路返回,這樣重復操作。

注意:整個過程中,都要保證背部挺直,不能弓背彎腰,需要勻速進行,不能太快。

使用啞鈴重量不要太大,正常在20KG以內就可以。

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前臂及雙手有緊繃感,堅持的時間越久,提升越明顯。

②找准發力模式

很多人在做引體向上時,更多的使用了手臂力量,練完之後背闊肌沒有任何感覺。

這就是發力模式出現了問題,這時候就要做一個動作:肩胛下沉。

具體操作:

雙手握住單槓之後,開始略微向上拉起身體,同時將兩側肩胛骨下沉,然後再回位,如此重復操作。

注意:做這個動作時,兩側手臂不能屈肘,只能依靠肩胛骨下沉、回位,這樣重復。

如果實在找不到感覺,可以握住高位下拉橫杆,然後主動將肩胛骨向下收緊,再向上回位,這樣操作就更簡單一些。

③半程引體

在找到肩胛骨收緊的感覺之後,就需要主動嘗試做引體向上動作。

這時候你只需要盡力做一半動作即可,能做多高做多高,但是發力要准確。

可以在下方放置木箱,這樣你每次做完都能將雙腳落在木箱上,便於你再次發力操作。

這樣就簡化了引體向上的距離,使得動作難度降低。

④做輔助引體

在半程動作的基礎之上,可以藉助彈力帶或者固定器械輔助來訓練引體向上。

A.彈力帶輔助

直接將彈力帶一端扣在單槓上,然後用腳踩在上面操作。

這樣就能藉助彈力帶的彈力輔助做到最高位置。

B.固定器械輔助

通過固定器械操作,設定輔助重量,雙手握槓之後,直接將雙腿跪在軟墊上,這樣就更簡單一些。

根據實際條件,選擇其中一種操作就可以。

通過這4步操作,然後再去做標准引體向上,這樣就容易許多。

4.參考計劃

肩胛下沉:4組*12次

半程引體:4組*8次

輔助引體:4組*10次

農夫行走:4組*30秒

具體操作,根據自身能力做上下調整。